返回165尘埃落定(第1/2页)  无限未来之科技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民间有句俗话,叫做“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陈文浩这次算是真正感觉到了这句话的寓意。..虽然他之前的困境算不上老大难问题,但真的是老大出马后,一切阻碍就烟消云散。

    一夜之间,无限未来公司进军航空航天领域再无障碍,尤其是之前被诟病最多的商业化计划也不再是问题。相关部委承诺一旦陈文浩这边,提交相应的商业计划,只要不涉及国家核心机密,就可以开绿灯通行。

    接下来的几天,陈文浩依然不得空闲,还是要坐下来和军委以及中央部委的代表商谈细节问题。只不过这一次,他不用孤身一人了,可以抽调公司的法务商务人员一同参与了,商谈地址也换回了自己公司内。

    直到此时,公司内部人员才知道自家老板完成了如此一项壮举,要进军航空航天领域不说,还获得了商业化运作的资质。

    几位高管倒是早就听陈文浩表露过,有涉足航空航天业的意图,但都以为只是凭借在智控程序设计和无人机技术上的优势,参与到重点工程的配套服务中去,只是没想到,老板如此高能,一不小心就放了个大卫星。

    这几天,表团的人员乌压压地拥进公司,坐满会议室,每天和自家老板唇枪舌剑地纠结细节。几位高管在兴奋之余也有不少担心,在吃饭开会的间隙,已经找陈文浩旁敲侧击了好几次了,只不过被陈文浩统一回复,“放心,接下来就知道了”给打了。

    就连去了美国的戴玉倩都特意打电话来询问。垄断诉讼案件已经进入法院审判阶段,以前公司没有法务团队也就随他去了,反正有美国那边的联合律师团出口销售的高性能电池,配套于什么产品每块的容量大小都有限定,确保只能用于民用电子产品,而不会被改装使用到军用产品上。

    还比如对外销售的钛合金成品,就严格规定了只能以钛合金板的形态销售,每块成品面积不得大于2平米,以确保不会被用于军事用途。关于这一点,还是陈文浩以实际操作证明,这种钛合金一旦重新回炉铸造的话,性能就会下降到普通钛合金材料的水准,才获得了销售允许。否则按照军方一开始的要求,是绝对禁止对外销售钛合金材料的。

    在陈文浩和代表团人员在这份协议签上大名的第二天,在几家中央级官方报纸的不显眼位置,统一刊登了无限未来公司获得航空航天领域商业运营资质的新闻通稿。

    短短二百多字,就事论事的报道,除了提到无限未来公司的名称以外,没有提到陈文浩,更没有提到协议,更像是一块专门用来填充版面空白的豆腐块文章。

    在社会公众的视野里,一切都波澜不惊,除了网上偶有几个帖子提到,那个明小卡软件的公司要进军航空航天业了,哇!好高大上的赶脚!只是再无后续消息,很快便被人遗忘了。

    在航空航天业体系内部,倒是许多人对此事比较了解,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作为交换的两项技术,在这两个领域可挥的作用颇大,不少技术难题都将因此迎刃而解。关注度自然比较高。

    二是当时参与商谈的代表较多,两位长的最终定夺又很具谈资,在行业内部早就一传十十传百,成了众所周知的秘密。

    只不过,众多专家对无限未来公司此项举动都不大

    厚道点的人惋惜地说,两项一流科技只换了奉旨烧钱的名分,互联网出身的果然大手笔。

    刻薄点的则毫不掩饰毒舌:搞软件赚到点钱,就不知天高地厚了。真以为火箭就是铁皮包火药吗?航天飞机就是飞机再多加个动机?

    陈文浩当初说的两不要,更是成了航空和航天两个体系内的共同笑话,一不要国家资金,二不要国家订单。而且还号称要投入一百多亿元,在业内人的眼中,这都成了不懂行的土豪说的搞笑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