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二零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1/4页)  恶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二零章 孺子心歹毒(三)

    总体而言,公元188年,是纷乱的一年。

    在这一年当中,汉室江山的帝位三易其主,仅年号,就使用了四个,对于后世的历史学者,想必是造成了不少麻烦。

    从汉灵帝的中平,到少帝登基,更年号为光熹,而后又变为昭宁,短短十日,再次发生了变化。随着新帝刘协登基,在董卓等人的建议和倡导下,年号变更为初平。

    所谓初平,亦是一个讨口彩的说法。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天下太平的意思。其实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哪个不希望天下太平呢?不过,真真正正能做到天下太平的,恐怕也就是那么几个人而已。

    前十二,后十二,万马千军走关东。

    在初评元年正月的第一天,雒阳街头开始流传了这样的一个民谣。

    什么意思?反正是各有各的说法。最直白的解释,就是前汉有十二个皇帝,东汉又有十二个皇帝,差不多也到时候改朝换代了,这千军万马走关东,意指各大士族门阀。

    紧跟着又过了几天,又有新的民谣唱到:高密出皇帝,颍川有宰相……

    那矛头,更是直指士人心目中的宗师,有三君之称的六经博士,郑玄。因为郑玄,就是北海高密人。

    颍川,更是士族门阀所集中的地方。天下士子,有半数以上曾在颍川求学,其含义可想而知。

    是谁传出了这样的民谣?

    无人知道……

    只是如此一来,天下士子莫不感到惊恐万分。

    初平元年二月中,有六经博士郑玄自北海前来,与南宫外自缚请罪。董卓亲自为郑玄解缚,一派温和表情。二人于南宫门英雄楼内饮酒,好一番畅饮之后尽兴而归。

    此举,无疑令士人恐惧。

    而远在陈留的曹操,在接到这一消息之后,也是目瞪口呆。

    自从离开雒阳,回到老家之后,曹操预示到了一场大动荡即将到来,开始暗中准备。

    曹家在陈留,亦是大族。

    其父曹嵩,表字巨高,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就逃离了陈留,躲在徐州逍遥快活。这种行为,从某方面也表明了曹嵩的态度:我已经老了,接下来的事情,由曹操做主。

    理所当然的,曹操就成了曹家的家主。

    散尽陈留财物,结交当地名流。曹操先是从其本家夏侯氏族人中招揽来了夏侯敦、夏侯渊两个兄弟。

    这夏侯氏,甚至可以追溯夏禹时代,相传是周武王封夏禹后人为王,曾建立杞国。

    至西汉,又有汝阴侯夏侯婴出自夏侯氏,使得这夏侯一族,在陈留的地位极其崇高。曹操和夏侯氏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曾有人传言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是出自夏侯氏中。当然这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楚,权且当作是个故事,听听也就罢了。

    因为曹嵩的确是过继到了曹节的膝下,但这并不代表,他出自夏侯。

    曹节尚有兄弟,按照姻亲的关系,就算是过继,也应该是从曹节兄弟中过继而来。

    当然,关于曹操的身世,和本书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我们也无需着墨太多。

    那夏侯敦此时已年过三十,正是春秋鼎盛的黄金年龄。此人身高八尺七寸,孔武有力。十四岁时曾因有人侮辱了他的老师,一怒之下就拔剑杀人,从此流落天下。

    适逢汉帝刘协登基,大赦天下。

    夏侯敦也回到了陈留家乡,听说曹操招兵买马,就前来投奔。

    胯下马,掌中枪,有万夫不挡之勇。曹操见夏侯敦来投,高兴的光着脚就跑出来迎接。

    而夏侯渊,和曹操更有一段过命的交情。

    曹操少年时曾犯了案,正是夏侯渊为他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