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章 让孩子吟出他独特的生命交响曲(第1/3页)  我和岁月有个约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工作的忙碌,我利用搭地铁上下班的时间读完了自闭儿母亲瑾心的著作《生命的装备》,与瑾心同样的命运,专心阅读着书中的每行文字,深深感受到被同理的温暖。

    因为瑾心的康儿已经走出自闭,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青少年。我的小米粒儿还在路上,即便孩子每天的进步,我和家人从未放松过心弦。读瑾心的书之前,其实内心有点恐慌,担心瑾心的策略与我的策略有相悖之处,毕竟瑾心谱写的是她成功的经验。读完后,发现作为母亲,我们是何等的相似。瑾心在《生命的装备》的自序中说“我要与大家分享自己用生命代价所认识的自闭症”。我曾跪在佛堂里许愿“只要我的米粒儿能快乐成长,愿意用自己的余力去帮助与我一样陷入恐慌的父母”。这样的经历如同刻在生命里的音符,响在内心而恐于发掘,但又必须挣扎着由内而外地奏响它。

    瑾心《生命的装备》这本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l一vaas博士aba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一r analysis),skner的vb言语行为干预法(verbal behavi一r terventi一n),其中dtt分次尝试训练(discrete trial trag)是aba的一种实践方法,原理比较容易理解,只有将任务细分的足够细,来适应自闭儿的很弱的模仿能力,但行为训练过程却是异常艰巨的。整套体系,瑾心都贯穿于这本《生命的装备》中,融入情感和鼓励的切身体会,不单单是枯燥的理论讲解。

    瑾心说“孩子所有的失控行为都是内心胆怯的呐喊”,胆儿小的小米粒儿在这点上让我体会很深。归零心态让我们先改变和调整自己,因为这可能将是我们一生需要学习和奋斗的课题,从中去发现陪伴成长的乐趣和愉悦。直到现在我敢于用“乐趣”与“愉悦”,因为在抚养小米粒儿的挣扎中一路走来发现只能这样,别无选择。如同瑾心描述她所经历的抓狂c婚姻的紧张c崩溃的心情,我都经历过。一边是孩子的无语和自闭状态,一边是先生生意的惨淡,股票的沦陷。更核心是先生对人生的绝望,像很多家长一样执意追寻灵丹妙方来治愈这个2岁的娃,我深刻理解作为父亲这种焦虑的心绪,但无法忍受诊疗中小米粒儿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每次接过医生抱出的孩子都在浑身发抖。这个时候,还算公平,一向胆小的我醒悟到必须先拯救自己,才可能让我们都跳出恶性循环。

    边读边羡慕着瑾心,因为美国有专业的aba治疗师c职能治疗师c物理治疗师,复健师等,即便aba治疗师在美国也很昂贵,但国内真的没有这么好的条件。2016年4月份就业办全面取消了cettic证书,大体原因是证书的含金量不高,为证书而证书。但像aba治疗师应该是特教领域的刚需啊,的确应该设置,不仅薪资高更是一个充满爱的职业。但当瑾心为康儿选aba治疗师时,竟挑选了一位没有任何专业技能的大学生,主要是这位大学生懂得如何与孩子玩。此事,我也联想到小米粒儿后来的生活环境,家人都很朴素,甚至不懂aba,但都很爱小米粒儿,哄他玩。

    给妈妈通话,每次电话说起小米粒儿进步了吗?妈妈总是跟我讲“孩子没一点事儿,你就放心吧”,我岂能放心,每次都会为妈妈说的话默默祈祷。妈妈跟我讲她前些日子看电视节目,一个20岁的小伙子描述自己的姥姥,视频里姥姥做了很丑的鬼脸,小伙说自己小时候是自闭儿,姥姥用这种方式能逗他开心。我坚信小米粒儿的姥姥也能做到这点,一次我刚走出家门,看到儿子站在很高台阶上,示意姥姥背他下来,姥姥过去,他欢快地搂住姥姥的脖子。姥姥快70岁的人了,小米粒儿都快40斤了,我还是训斥了孩子,姥姥却很开心说“姥姥抱不动了,可是还能背动”。大姐和大姐夫由于长我很多,在对小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