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兰中人之歌》。特别是《兰中人之歌》,节奏轻快,歌词有力,这词这乐都是我们学校的老师自己写出来,而后在州城给做成曲子的。我们学校真的是藏龙卧虎,能人不少,你看那镌刻在实验楼前的《兰溪中学赋》,是我们的副校长杨晓宁写的,写得很有水平,可称得上是字字珠玑。
下半年红歌会,上半年艺术节。艺术节,五月份,青春洋溢,送君出征。此次之后不久,高考,就真的要来了。
高考来了是种怎样的体验?
是临考的战战兢兢?还是终于上阵的轻松?或者是毫无感觉从容面对?有在考场上情绪失控突然弃考的,有考试时突然拉肚子的,有晕倒的,有信心满满的,也有——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干嘛的。
而我么,也是有点儿恍惚。
在高考来临之前的一个月,我们停止了接连不断的大考小考,只是偶尔发些卷子给大家做。这段时间,需要放松一下。就像弹簧一直压着,压得太狠可能就把它的弹性限度给破坏了,需要适度放一放。就像一根弦崩得太久,一不小心就会给崩断了。所以,适度的放松,是必要的。
“打廖罐儿”的呼声又高了起来,抬老蒋撞门撞墙(别人是撞树)的次数也多了起来。拍照留恋,写同学录也渐渐兴起。但老邓说,我们写这个不用着急,可以考完之后的毕业晚会上写。确然如此,有不少同学的是在毕业晚会上写的。
但我没写。没写的人还是有很多,我也是一个。
我也没写张草草的。
草草的同学录就是叫人给她留言——留在一个笔记本上。
同学录这个东西,写写还是有必要的。多年之后,你打开同学录,看着那时的稚嫩笔迹,祝福言语,想起他/她写下这句话时的神态c表情,又想起他/她平时说话c打趣的样子,会不会突然情绪上涌?可能是嘴角不自觉的微笑,也可能是突然的捂嘴痛哭。
是啊,几年相处,哪能无感?
我就时常想起我们班一大群同学大冬天的在走廊上晒太阳,聊天群聚;搬水时的那个“你,你,你”;踢足球比赛时的半天不进一个;三教楼后面的乒乓球桌以及很多很多。
我还记得我倒提桶装水走到办公室窗前,一不小心成了“示威”;
我还记得老邓笑嘻嘻说着“我们来做点题吧”的笑里藏刀;
我还记得艺术节时老师们穿着白衬衫拿着乐谱唱《美丽的县城》;
我还记得海燕姐姐涂着厚厚的妆容在台上做主持;
我还记得老范每周弄出一节课大扫除进而让我们有时间休息的仁慈宽厚
我还记得很多很多。
在出征之前,我们拍了毕业照。
拍毕业照穿的都是班服。男生的班服是短袖五分裤,女生的么,是短裙!不及膝的短裙,配上白色薄质的上衣,一双有坡根的白鞋,魅力十足,看得人鼻血直流!
那时我和小杨已经买了照相机,所以就拿着拍了不少照片。在我刚买照相机的时候,就拉了邓金莎唐丹她们来给我做模特,练习拍照,找背景布局,顺便纪念一下老朋友。但练来练去,好像还是没拍出什么水平。后来有好友送了我本摄影指导书,但我从来没翻过。不过仰视拍高c人物比照这些美学最基本的小常识还是知道一点点的。
那段时间,我们拍的照片很多。这个“我们”差不多涵盖了整个班,就算没拍的,也能看到别人拍的——都上传了空间和相册嘛。不过用智能机拍的可以随时上传,但像我和小杨这样的就只有事后用电脑上传了。感谢拍照技术以及摄影技术的发明,它让我们可以留下亲友真挚的话语,开心的笑容,随意的动作,以及——美好的记忆。
不仅仅是在心中。
笔趣阁读书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