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常驻嘉宾入场1(第1/2页)  记忆中那些时光里的酸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小地方,日子过得总是也很平常。昨天和今天几乎没什么区别,如果非得说每天有那里不一样,大抵就是这里生活的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大人也在一点点变老。这里的人家常住没有多少户,因为是靠近市与市之间的边界,所以附近有不少的厂子,外地过来打工的人也不少。但因为一年又一年,很多工厂效益都不好,于是也就陆陆续续关门了。来来去去的人很多,住了有些年头的,到头来就是那几户人家。但不过幸好地方不大,人多了会很热闹,人少了倒也不至于会冷清。本来人就不多,常驻此地的那几户人家,瞬间就显得尤其珍贵了!

    小镇的第一户人家是最开始住那的大家庭,这家有五口人,这家的妈妈个子很小,但是做事干活总是特别的干净利落,她总是乐呵呵的,而且特别会弄些地方小吃,小时候我总觉得没有什么好吃的是她做不出来的。我们都叫她花姨,花姨个子小小的,人还很瘦,还有点黑,但她很勤劳,更懂得持家,是那一片一等一的好主妇,好心肠。这家的男主人,钟叔,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典型大男子主义,脾气急,爱喝酒,管教孩子都是用实际行动,虽然经常有点过激,但是真的还挺管用。我小时候见的最多场面之一,就是他拿着棍子狂奔,追赶着他那两个形同龙凤胎的子女,因为他们两经常内部矛盾激化,导致外部局面爆炸,场面失控是常见的,被他们老爸拿着棍子追也是。

    大表哥,原名钟表,我们喜欢叫他大表哥。他是这家的老二,那时候大表哥还是一个正经的称谓,他本人也很喜欢。他是我们这群小孩里最大的一个,带头去干坏事的是他,离家出走是他,打架打输了,挨揍是他,打架打赢了,回家立马被他爸打哭的人还是他。他总有很多主意,但这些主意跟如何好好学习没半毛钱关系,无非就是今天逃学玩游戏,明天逃学打完架再去玩游戏单一操作模式的,他还会带头玩爬树的游戏,大表哥家门口的歪脖子树能长成那样的强壮的大树,跟我们时常带给它的考验脱不了干系,因为这个游戏占据着我们一个大篇幅的童年时光,这也是为什么能解释通我一个柔柔弱弱的女孩爬起树来是把好手,如何练成的噌噌的功夫就能爬上树干的绝技,只是多年不练,现在看到树已经没有年少时的冲动(缺根筋)。

    小雨,原名钟雨,大表哥的妹妹,小雨家还有一个大姐,但是因为她比我们要大一些,所以我的记忆就是她很早嫁人了,我给她带过孩子,我曾经为了多喂她挑食的小女儿一口饭,天天换着花样向两三岁的她展示飞机是如何给她嘴里送饭的。跟大姐姐不同,小雨是带头玩过家家的领导者,我永远忘不了她沉迷于过家家的时候,把房子烧起来的壮观场面,是真的烧过,我很确定不是差点。

    第二户人家,只有一个人,一个六十多岁的大爷,住在离我家不远处的鱼塘边,主要工作就是养鱼。张大爷,他没有老伴,也没有亲戚朋友,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每天早早起床,然后骑着他的除了铃铛不响,其他部件都响的狗仔子(其实就是小电驴)去干活。每当夜幕降临,又天天雷打不动,拿着他的手电筒,走路到五百多米的地方去看电视。现在想想,可能不是看电视,因为我们小镇基本上都有电视,以大爷的资产,买台电视也完全不是问题。仔细想想,其实也不难猜,因为当时彩票太火了,当然现在也很火。我一个小孩子都知道一块钱要是能中奖,那就是多得好多钱,所以大人就更不用说了,如果非要具体形容一下张大爷疯狂追彩的程度,追捧气势不亚于现在的粉丝追偶像,买周边,而且是死忠粉,不抛弃,不放弃的那一挂。

    第三户人家,家里有五口人,可是一年到头经常在家的只有三个人。在家的是爷爷奶奶和胖孙子,我们叫他大李胖或者大李子,其实人家有个很文气的名字,李尔,小名小李子,然而这小子真的是打小个子就不小,大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