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文举公可是我大汉贤才?”
孔融稍稍一怔,随后语气平淡的说道,“融不敢自称为大汉贤才,不过是仗着祖上学识荫庇,修德齐家,奋力为我大汉效劳。”
“莫非文举公学的是道家学识不成?”刘奇悍然发问。
孔融丝毫不为自己口中所言脸红,反而将问题抛给了刘奇,“融曾闻侯爷善《论语》,莫不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乎?”
孔融这句话的原句出自《论语》述而第七,原句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融如此发问,一方面是替自己解了围,另一方面,也未曾没有炫耀学问的意思。
刘奇好歹也是21世纪的高材生,岂能被孔融这不痛不痒的几句话羁绊住,当下面不改色的开口,“吾非生而知之者!仁远乎哉?”
刘奇的两句话和孔融所问的话都是出自同一章节,前一句完整的句子是: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翻译过来就是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的追求知识的人。
这句话硬生生怼的孔融的话没法说下去,我刘奇也是个普通人啊!你孔融要和我计较,是不是有仗着辈分欺负后进的嫌疑?或者说是你在卖弄学识?
至于后边四个字,同样是出自论语,原句是: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刘奇将这句话用在此处诘责孔融,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孔融,现在朝堂上是我说了算,我一句话就能求仁得仁,你想要有一个好的出路,那就乖乖给我听话,是龙你也给我盘着,是虎你就乖乖卧着。
孔融哪里是如此容易妥协的人,更何况自己是孔圣人嫡裔子孙,焉能在《论语》之上被人压倒一头,这要是传了出去,自家孔氏的脸往哪里搁?最重要的是,孔融还不忿刘奇年纪轻轻,就占据高位,将士族公卿的全力剥夺了个干净。
听到刘奇满是威胁的话语,孔融梗着脖子说道,“侯爷莫不闻圣人治国之谈,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乎?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孔融这句话是《论语》述而篇开篇之语,原文是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与老彭。意思是我只是传承古代优秀文化而不做革新,相信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私下里将自己比作前朝的老彭,至于这老彭是何人,异议纷杂,就不赘述了。
孔融将这句话硬要扯到治国之谈上,就是告诉刘奇自己的主张,你可以提出新的东西来实验,来扩充大汉,但是你不能对现有的社会秩序做出革命,你现在打压士族,重用寒门士子,改变税制,这些东西,都和圣人经验相违背,后边引用《左传》中的语言,更是明明白白以高姿态点醒刘奇,你要是知错能改,现在改弦易张,还来得及。
刘奇面对孔融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心中多少有几分愤慨,当下带着一抹讥讽,“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吾似听闻文举公近日之行也!”
刘奇这句话的原文同样出自《论语》,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就是君子和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结党营私,与人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红果果的在嘲讽孔融,你这些天在朝中上下被人拒绝,四处求神问道想要钻营的事情,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对于孔融而言,刘奇这句话是在光明正大的在自己脸上扇了一巴掌,啪啪作响,似乎四处都有目光在嘲笑自己,你孔融就是个小人,丢尽了你祖宗的脸。
可面对惶惶权势,孔融如何割舍得下,当下面无愧色的开口,“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刘奇心中不禁泛起一抹冷笑,这孔融,除了卖弄嘴皮子,似乎没有一点长处了。这句话的出处刘奇也知道,是《论语》中的句子,原句是: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