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天下熙熙我攘攘(第1/3页)  仗剑兵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万年江水万年长,春夏秋冬四不同;天下熙熙我攘攘,原是小利蝇头翁。

    天下有开端,人类有祖先,这个是根植在每个人心中的最大的肯定,也是最大的好奇。

    人类自懂事起,都会想象着自己从哪里来,又都想要揭开世界最开始的面纱,所以人类才会聪明的记录下自己传承于长辈的知识,又把自己的时代仔细地记录下来。这一切只为自己的后人能够知道前因后果,希望后人终于有一天可以知道一切真相。

    而人类之初,最全最系统性的记载可以说便是《山海经》了。此经乃为天下之始记,文明之开篇。

    据《山海经》所记,人类的祖地便是中山,这一点可以根据女娲娘娘的坟冢加以验证。而《山海经》中记载:历儿,冢也,更加详实的记载着人类的发端。

    历朝历代,帝王都会整修先祖墓地,并且将祭祀列为国家大典。凡不祭祖者,诚可谓国之首逆,族之不孝至卑也。

    因此昊成帝在国富之时,加以祭祖,可谓前有先例,也是水到渠成。

    自祭祖之诏下发九州各地以后,宰相王大人可以说劳心费力,不敢倦怠。发数营将士整治祖山,携州郡百官修缮祖祠,征壮丁万千开通官道,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祭祖大典可以按期顺利举行。

    壮丁徭役每日挥洒力气,日约三里地,很是辛苦。这天,在修至历山脚下时,众人依然勤恳地挖山填坑,刨土绝林,然而还是被一刻巨大的古树所阻。

    古树约合十人之抱,其枝叶繁茂遮天,其根交织数里有余,众人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将此树拔起,将根茎挪出。于是便呈报宰相王朗,寻求良策。

    王朗左右思量后,于是飞书文贤王,说出需要武功造诣极高的武林人士相助。

    之后文贤王将此中情由了解清楚以后,便与武贤王商量,最后请来了当今武林名望最重的魔山之主申天名和剑阁之主黄眉道人。这二人在江湖中一个内力高深莫测,一个剑术登峰造极,可以说最有可能解决眼前的难题。能请来这两个人,武贤王首先居中协调二人放下江湖成见,然后分别承了魔山和剑阁一个情面,由此他们才得以先后而来。

    此时王大人要求众徭役远远回避,场中空无一人。在约定的晌午时分,二人先后来到此地,并没有其他的交谈,便立即摆开架势,分一前一后站定,起手便对着那巨树狂轰乱炸一番。魔主使出九麟伏魔拳,拳拳打在树干根处;黄眉道人剑影层叠,忽而又剑气纵横,剑雨呼啸。

    巨树树干顿时木屑翻飞,树影剧烈晃动,好似将要生生炸开一般。此刻围绕着巨树的剑影,越来越清晰,如幻化出万千剑芒般围绕着巨树欢快跃动。

    然而,魔主和黄眉道人却突然看到,那些剑芒莫名其妙的瞬间汇入树干之中,随着剑芒消失,巨树轻微的晃动了一会,紧接着轰地一声,巨树瞬间炸开,满天粉屑如飘雪般随风飘落。

    巨大的炸裂之力瞬间将魔主和黄眉道人击成重伤,那二人喷出一口鲜血,便缓缓倒下。

    就在魔主昏迷的瞬间,依稀看见一个消瘦的黑衣老人闪电般的飞到炸裂之地,然后伸手取出一把约三尺长的寒光阔剑。那黑衣老人轻轻扫视了魔主一眼,便又闪电般离去。

    那黑衣老人,顺着中山而行,几个狐跃,便是翻过数个山头,穿过几个峡谷,最后在一个山峦叠嶂的幽深之谷内消失。

    山谷内不时传来虎啸狼嚎,慎人之极。老人几个攀爬,便从半山腰一个人高的洞口进入。洞中宽宽长长,壁上刻有众多书法碑记,好似仙家经传,武学圣章,很是玄奥。不多时,便看到有另外一个白衣老者静坐于一石台之上,双目禁闭,气息悠长。

    黑衣老者开口道:“阴君,你看看这把剑有何玄妙,刚刚凭触手的感觉,便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