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章 锋芒毕露(第1/2页)  品读历史—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边境永远是最容易引发冲突的地方。

    在获得了幽州胜利后c辽军休整两个月,开始大举南下入侵宋朝的边境。

    辽国也不是喜欢吃亏的主儿,就如同两个剑客决斗一般,你砍我一刀,我还你一剑。

    此次以燕王韩匡嗣为都统(主帅),耶律沙c耶律休哥c耶律斜轸c权奚王抹只等各自率所部一同南下。(《辽史》对人数无详细记载。)

    辽兵从九月初出发,于月底到达宋辽边境,双方在边境形成了对峙局面。

    镇州虽不是宋军的最前沿,却是宋军在边境驻兵最多,防御力最强的据点。由悍将刘延翰坐镇,李继隆任都监。

    辽国大军来袭,镇州便成为了宋辽交战的最主要战场。

    此时的宋军面对来势汹汹的辽兵采取的是防御政策。双方兵力不平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八阵图的存在。

    说来也很滑稽,宋太宗不懂兵法,却不知从哪里搞了份八阵图,并为边界守将人人配发。

    此图的具体功效却没几人知道,因为它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实在不怎么明显,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了八阵图的限制,守边境的将领们打仗的时候总是显得有些放不开手脚。因为八阵图的特点讲究以守为主,这对于擅长进攻的宋军来说,显得格格不入。就好比一个善于用矛的士兵,在进入战场的那一刻,发现配发给自己的武器竟然是一面盾,这就有些尴尬了。

    所以很多宋将在对待这次辽军入侵时,都默认了一种态度: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宋军的闭战不出大大助长了辽军的嚣张气焰。除镇州外,其余前线大大小小的势力全部被辽军给一一瓦解。

    辽兵气焰嚣张,连日来不停的关前叫阵,让镇州城的守将颜面扫地。这时,一位将领坐不住了,拍案而起,大吼道:“还击!必须给这些兔崽子们点颜色瞧瞧!”

    说这话的是刚刚升任都监的李继隆。

    李继隆,字霸图,是一位极具军事才能的将领。虽然他继承的是老爹(李处耘)的老本行,但他的名声比他爹的还要响。自小在战场上拼杀,经历大小战役三十余场,是名副其实的百战之身。自然不是那种靠关系,走后门所提上来的官宦子弟所能比拟的。

    其次,李继隆这个人也比较奇怪。怪就怪在别的将领不愿意打仗,他却是打仗打上了瘾,只要有机会,绝对不错过。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李继隆充分继承了他老爹的优良传统,以年方弱冠就毅然从军,南征北战,以战功升到六宅使。

    李继隆参加了三个月前的幽州决战,并在后撤的过程中以宋军的一支偏师抵御住了辽军铁骑的追击,同时也间接的掩护了宋军的后撤。

    李继隆的沉着应对给皇帝留下了深刻印象,战后,他因功被命为镇州都监。

    此时,面对着辽军的叫嚣,李继隆放弃了所谓的阵图计划,决意果断出击,杀杀辽军的锐气。(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

    事实上李继隆并不是那种头脑简单,喊打喊杀的草莽大汉,要是如此,就不必为他这般耗费笔墨了。李继隆不但有胆识,更有智谋。

    面对着骄横嚣狂的敌人,李继隆使出了他的计谋。

    不久后,辽军主帅韩匡嗣收到了一封来自镇州的请降信,信的内容是都监李继隆写给他的,大致内容是辽军势大,宋军畏惧,镇州统帅刘延翰惧怕辽威,不敢应战。镇州丢失是迟早的事,为了自己的“前途”,李继隆决定降辽,并答应做内应,拿下镇州。最后还顺带着拍了拍韩匡嗣的马屁。

    韩匡嗣不是武将出身,之前也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我查阅了一下他的资料,惊奇的发现,他只是一名医官,因擅长医术,很受辽主耶律贤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