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章 粉饰太平(第1/3页)  品读历史—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天书现身,皇帝欢悦,接踵而来的祝贺自然是少不了的。当然,马屁精更是不会或缺的。陈彭年c丁谓c杜镐c刘承硅等人,引经据典,对祥瑞的历史事件更是捕风捉影c大加称赞,一时间朝野上下对祥瑞之事异常热衷。

    借着这股风气,宋真宗赵恒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年号也改成了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趁着这股高兴劲儿,还特意大宴群臣,并赐京师百姓大吃大喝五天。

    娱乐过后,也到该办“正事”的时候了。

    三月十三日,兖州一千二百名父老乡亲从山东赶到京城,请求皇帝封禅。

    三天后,各地进士和兖州乡绅八百余人到朝廷请求封禅。

    三月二十一日,朝廷文武官员c将校c蛮夷c僧道c耆寿(老人)共计二万四千三百七十多人请求封禅。

    这么多人请求封禅,实在是出乎意料。动静大,呼声高,让宋真宗第一次尝到了虚荣带给他的滋味。这种虚幻的荣耀让宋真宗赵恒如梦如醉。

    面对子民如此“热情”,真宗哪有不答应的道理。不久封禅大典就开始举行。

    泰山又名泰岳c东岳,位于山东省东部,因其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c“天下第一山”的美称(以人文论)。而且泰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据不完全统计,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就有13位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再加上被道教c佛教视为“仙山佛国”,自然泰山的地位更加无法撼动。因此也有着“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宋真宗要去封禅的地方就选在了这里——泰山。

    日期选好了,地点确定了,那么就等时间到来吧。

    王钦若可没有闲着,提前去了趟泰山视察。要说人家王同志就是不一般,“运气”实在是爆棚,竟然在那里看到了苍龙。(王钦若言泰山醴泉出,锡山苍龙见。)

    宋真宗赵恒听完后竟然异常高兴,当下赐给了王钦若一个泰山封禅经度制置使的头衔。

    这可是真正的肥差啊,不仅能在皇帝面前讨好,还可顺带着捞些金银。这可让那些平日里阿谀奉承的小人们羡慕的红了眼,于是大肆胡扯所谓祥瑞。有的人说在泰山上看到了天书,有人言泰山上的水池变成了紫色,亦有人曰看到了五色云,总之到处都有祥瑞。

    当然,还有别出心裁的官员,他们则选择了进献祥物。毕竟祥瑞那东西没几人瞧见,可祥物可是真真实实的东西。丁谓就走在了进献祥物的前列。他献上芝草c瑞木c三脊茅等祥物。这可让丁谓风光了一把,不久后丁谓成为了计度泰山路粮草使。

    要论头脑“灵活”还得是人家王钦若和丁谓两人。虽说大多数官员也跟风进献祥物,可要论创意出彩唯有赵士安,他进献了仙丹一枚(五色金玉丹)。

    只要跟风,就能获得皇帝的厚赏。这让更多的人开始蠢蠢欲动,一时间人们不再关注百姓民生,更多的则是去寻找或是收集祥物。

    叹服,实在是让人叹服,皇帝热衷封禅,官员挖空心思找寻祥物,这本身就是荒唐至极的事情。我真想说由衷的说一句:这都是些什么玩意!

    公元1008年(大中详符元年)十月初四,宋真宗捧着天书从京城出发,大臣们随驾而行。半月后,到达泰山脚下。

    要说人家王钦若就是不同寻常,早已经在这里恭候多时,等见到皇帝的尊驾后,立即献上了芝草三万八千余根。

    如此多的芝草,搞到是极其不容易的,更何况是在战争刚刚结束,百废待兴的时候。百姓生活本身就不容易,王钦若还用搜刮到的灵芝一门儿心思的去讨好皇帝,这是此人最可耻的地方。

    可没办法,皇帝高兴,王钦若再次获得了表扬。

    封禅是极有讲究的事情。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