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暗流涌动,宫外亦是错综复杂。楚皇在龙永康的煽动下掀起的文字狱,给大臣们带来了如噩梦一般的烦扰。武将不敢在酒席之上多说话,唯恐祸从口出。文官更是处处小心,不得不将那平日里吟诗作赋的喜好统统收起。
这样的限制让大臣憋着一肚子的怨气,偏偏不敢发泄。主管皇子功课的太傅便是其中之一,他是个年近花甲的老臣了,先帝在时他便已入仕。可是这么多年来,他从未见楚国的皇帝兴起过文字狱。
一日他给诸位皇子上课,皇子们尚且年幼,常常不服管教。这天天气有些燥,太傅便没有很大的耐心,可是皇子并不理会太傅的心情,他们仍旧在课堂上尽情搞怪,就是不愿认真听课。
“你们都别闹了”太傅再好脾气,此刻也压制不住了。他大声呵斥着皇子们,谁知皇子们不仅不听,还将手中的书卷乱丢乱弃。
“哎呀殿下们怎么能这样糟蹋圣贤书籍”太傅弯腰捡书,站起身的时候突然想,如今因为文字狱,大家连写诗的机会都没有,还读什么圣贤书呢他心中牢骚积攒到极点,偏偏此时有一个小皇子说出了他心中的话。
“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啊”
经这小皇子一激,太傅便再也忍不住,抱怨起了文字狱。
说者无意,但听者有心。太学府上的一名书童听到太傅的抱怨,将此事告发给了监察史。
监察史心中大为高兴,心想这次可以拿着这条情报去龙永康那里邀功了。他迅速将此事告诉龙永康,龙永康道:“王大人尽管在皇帝面前弹劾太傅便是,我会从旁助你。”
有了龙永康撑腰,监察史底气更足。他在上朝时,将奏折呈递给皇帝。
“陛下,文字禁令刚兴,太傅便在背后议论,诋毁陛下新政,影响极其恶劣。微臣认为,如果不杀一儆百,事情会愈发扩散,难以收拾。”
监察史说得重,楚皇听后皱了皱眉,道:“太傅并未触犯文字禁令,只不过是发表了些自己的看法,依朕看,此事不足为怪。”
太傅乃是两朝重臣,楚皇年幼即位时,他就已经在朝廷中做了六品以上的官,这样一位老臣,楚皇实在没有理由因为文字狱而贬斥。
监察史好不容易抓到太傅的弱点,不愿轻易放过。他继续劝说皇帝:“陛下,此事虽小,但它影响极大。若是陛下的律令,每一条都容许旁人随意议论,那国家的律法还有何威严”
皇帝沉默不语,他的内心稍微被监察史打动。但是他仍旧考虑到太傅劳苦功高,如果贬斥重臣,他担心会引发其他老臣的不满。
在一旁听着的龙光熙忍不住往前迈了一步。
这位太傅始终支持龙光熙称帝,并且暗中给予了龙光熙许多帮助。他虽然不像其他人一样,在龙光熙的幕下,但是龙光熙一直敬重太傅,将他当作自己的老师。
如今他沉不住气了,站出来为此仗义执言道:“父皇,太傅可是皇爷爷在时就重用的老臣,怎能因为一句无心之失就定罪,甚至贬谪”
监察史见二皇子出面,忍不住看了龙永康一眼。龙永康对他微微点头,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有了龙永康的默许,监察史便中气十足地反驳道:“人孰无过,太傅又不是神明,自然也会犯错。犯错了就要受罚,哪有免之的道理依臣之见,太傅大人就是仗着自己老臣的身份,所以公然蔑视陛下的威严”
皇帝听了此话,突然愤怒地一拍桌案。
他最不喜有人倚仗自己的功德爬到自己头上,如今听监察史这般说法,心中怒火大增。
众位大臣见皇帝发怒,连忙齐齐跪下。
监察史偷偷抬头看皇帝反应,心中担忧皇帝是因为自己的话不合心意而生气。
“太傅,你心中,是否如此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