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章 又一轮布局(第2/3页)  后宫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回居卧,看着案上散乱难测一堆卜币,自言自语:“琅济,丫头得以重生,究竟是不是你……妄改命定,终究也是害了一条无辜性命,你……若为此而伤,岂不让我更加羞愧。”

    又说萧氏,当归家中,自然立即去见韦太夫人,将凌虚天师之语一字不漏转述,太夫人似乎并不在意“祸福难测”,只为“贵不可言”沉吟,良久才嘱咐道:“此事莫张扬。”

    显然太夫人心里有所打算。

    萧氏也是犹豫许久,终于没有在这时就提出侄子小九与十一娘堪当婚配一事,先说打算与富阳韩氏联姻,韦太夫人明知萧氏心中担忧,却甚理解:“柯儿性情颇内敛,喜怒情绪并不常见于面,这也造成心事深重,若搁从前,这也不算要紧,只眼下情势,的确不宜嫁与显望门第,你之见识,我一贯放心,倘若那韩家小郎德品优良,这确是一桩合适姻缘,早定也好,免得宫里又突然算计,就连九娘,也得早作打算,我看萧九郎就不错。”

    韦太夫人既如此说了,显然并不认为十一娘与小九合适,据萧氏以为,并不相关嫡庶有别,应当是婆母对十一娘“别有安排”,她不由焦急,可韦太夫人却并没有给萧氏再开口的机会,斩钉截铁说道:“稼宜家小十已经两周岁,本该入谱,因稼宜一直外放,才耽搁至今,如今稼宜阿母卧疾,他媳妇准备回京侍疾,十郎也会随母一同归来长安,正该入谱,趁这机会,狒儿也好序齿入谱,我知道你因为姜姬之故,折磨着为十一娘争取记谱,她虽是庶出,然则机智胜过子侄,我也有意为她破例,只这件事,说不定会有波折风浪,这不要紧,有些隐患,也该警戒,否则待险要关头,自家失和更会让外人寻到可乘之机,倘若是颗毒瘤,早除早好。”

    萧氏也明白婆母暗指何人,联想到族中暗涌,婆母这些年来诸多不易,怎么也不好再一昧自私。

    既期望让十一娘打破陈规正式入谱,又要求远避险恶,如此两全俱美之事,也真是异想天开。

    “行舟,我对十一娘寄予厚望,更胜四娘。”韦太夫人当然明白萧氏内心挣扎,郑重说道:“她之命相既然贵不可言,本身应当也不会甘于平庸,我只能给你保证,无论将来如何,十一娘都不会孤掌难鸣,京兆柳,一直会是她之后盾。”

    太夫人将话说到这个地步,萧氏这时也只好暂且作罢,只心里暗暗打算——也许事情远远不似她预料那样糟糕,将来还有许多转寰余地,婆母也许只是对十一娘寄有重望,意图将来与权勋抑或宗室联姻,以进一步巩固家族地位,让太后更加不能轻易陷害,十一娘若能得嫁显贵,有她夫家这门强援,才更加有利家族平安甚至为裴郑两族平反。

    再者说来,十一娘才五岁,说不定到及笄时,年长她五岁的晋王已经成婚,十一娘毕竟只是庶女,并非晋王妃首选,相比而言,九娘才更加危险。

    萧氏正在默默计较,却又忽闻一句:“信宜已经决意要与乔氏和离。”

    “在这关头?”萧氏吃惊道:“虽则表面看来,太后对二伯尚算信任,然而这两年,二伯使终被排除在太后真正亲信以外,要是这时与姒妇和离,岂不更惹太后怀疑?”

    萧氏这话确实不无道理,然而韦太夫人却有不同看法:“我反而以为,这时正是时机。经四娘这一桩事,太后已经确信我与誉宜几近反目,否则就算因为大局,也不大可能任由四娘嫁去王家,你大伯是宗主,我虽是他嫡母,到底是妇人,宗族事务上也不能独自决断,那么如何争取与誉宜抗衡?拉拢信宜显然于我有利。信宜虽是庶出,可只要与韦相达成联姻,中书舍人此职应当便会落实,于仕途无疑更进一步,在族中也有一定地位。”

    韦太夫人微卷唇角:“信宜与乔氏夫妻不和,太后早已洞悉,她势必以为信宜之所以容忍乔氏,是为向她示诚。如果信宜提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