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7章 故见(第1/3页)  后宫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窗内青竹帘,因为车马前行的颠簸荡开小小缝隙,炙光入内,在男子一袭纯白衣角闪烁。

    车厢内铺着一方竹席,不画时兴的花鸟鱼虫,质朴如洗。

    男子盘膝而坐,指掌安安静静扶在膝上,轻阖着眼眸。

    面前矮案上,只有一张手帖静卧着,缥色纸笺,一角印画墨兰,笺上几行行书风骨洒落。

    这一辆车,缓缓驶离市坊,待那喧吵声不再蕴绕耳畔,薛陆离才睁开眼睛,与苍白的脸色显然区别,他眸色深如漆墨。

    修长的手指,再一次执起那张虽然雅致看上去并不如何奇特的手帖,陆离的眉心却轻轻蹙敛。

    ——绚之台鉴,旧时曾友,别长数载,初归又多繁琐,不得邀见。虽已过春和,无芳色取次共赏,又不至雪季,失红炉醅酒之趣。但有凉亭新建,兰竹乃旧,备茶相待,愿邀君共饮,三日后隅中,王七恭候。

    陆离字绚之,这手帖显然是王七郎邀他过府一聚,又提及旧日情谊,仿佛是为这突然的邀约找了个不那么突兀的缘由。

    自从裴郑灭族,陆离之妻裴八娘随之逝亡,薛家卷入是非议论中,但凡与裴郑二族曾有交谊者,无不视薛家有负信义,尽管事后,传出薛家没有行为逼害八娘之恶,裴八娘逝亡是因得知娘家遇祸,夫婿薛陆离又暗养外室致使早生庶子,在这双重打击下,八娘哀恸过度导致生子时难产而亡。

    薛家声誉纵然有所挽回,可薛陆离却成了众矢之的。

    更有不少旧友,压根不信这所谓解释,薛裴两族世代姻亲,原本最是亲近交密,然裴氏遇祸,薛氏却毫无损伤,薛谦兄弟二人一个入政事堂,一个入职吏部,别管他们是否摆设,在世人眼中,却显然大受天家恩宠,竟然一点没有猜忌。

    若非薛家示诚,主动与裴家划清界限,何至如此?

    虽然裴郑定罪,世人不敢公然议论蒙冤之说,然而疏远一下薛家这等“背信弃义”之辈的行为还不至于引来祸患,更有那些原本就眼红京兆薛显贵的家族,更是不遗余力抹黑,压根不想他们自身,其实当裴郑遇难时也没有挺身而出。

    当然,王家坚决不是后者。

    可薛陆离与王宁致的旧谊完全建立在以裴十一郎为联系的基础上,王宁致当然也会误解陆离,自从返京,井水不犯河水,摆明疏远冷淡,但这回竟然主动相邀,薛陆离当然率先想到是世父薛谦在宣政殿那番表现,多多少少让一些经过这段时日诸多风波的人醒悟过来。

    当年裴郑谋逆案是谢、毛等挑当大梁,连韦元平都没过多参与,眼下谢饶平力主太后临朝,背后靠山显然,不管太后与天子是否决裂,朝臣显望们也都明白了天家母子之间显而易见的争斗。

    谢饶平既是太后党,薛谦势必就为天子忠臣。

    实际上自从朔日朝会后,不少家族已经与薛家恢复来往,可是让薛陆离百思不解则是,即便薛家声誉恢复如昔,可他这个“宠妾灭妻”的罪名反而更加落实,王家即便要与薛家来往,也当是与世父建交,何故王七郎却对他示好?

    难道是说,王七郎仅凭世父行为,就猜测到他的无辜清白?

    陆离不由苦笑,事实上他并不打算洗清恶名,反而还别有意图……那么就算王七郎直言相询,他也不能将真相诉诸。

    “这回怕是得让七郎趁兴相邀,败兴逐客了。”陆离喃喃自语,这才放下那张手帖,又再闭目养神。

    然而收到这封邀帖固然让薛陆离不无惊诧,可当他抵达王府,经仆从引路迈进一方僻静小院时,才知道早前的惊诧根本不值一提,这时所见情境,才真正称得上悬疑。

    此处本是王七郎书房所在,因其已然成婚,王家干脆将书房相邻之处建成前后两重居院,这里便成为七郎与柳蓁夫妇的新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