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5章 在“坑夫”的道路上(第2/3页)  后宫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烨恍然大悟,击案懊恼。

    柳彰这时也有三分醉意,不再那么拘束,笑着说道:“十一妹当真不谙棋艺,家人无不知她下得一手臭棋,当年小九对十一妹千依百顺,唯有对弈一桩,避之惟恐不及。”

    贺烨只好将那整整一坛酒饮尽,饶是海量,眼睛也有些发直,正好侯夫人婆媳入后告辞,十一娘也对兄长说道:“出外已经许久,虽阿耶知道咱们在晋王府灯楼,耽搁太晚确也不合礼矩。”

    便一同告辞去了,压根没有理会谢氏兄妹去留。

    只是在途中,九娘凑过来耳语:“晋王似乎对莹妹妹大是有意呢,莹妹妹这回可算如愿以偿了。”

    柳小瑾呆呆颔首:“我早前看见他们两个牵手了。”

    只有晓得一些隐情的婷而微笑不语,下车时,却有意拉了十一娘在后,低声说道:“秦孺人今日似乎格外留意十一妹,我见她陪同武威侯夫人近前告辞时,看了十一妹好几眼,这位心思深沉,十一妹今后要多多小心。”

    十一娘反握住婷而的手,示意领情,婷而便不再多言,待上柳府看楼,她悄悄一人独倚凭栏,望向那灯光灿烂的一条长街,眼底,却逐渐晦寂。

    她想起某年元宵,自己的手也被少年悄悄一握,虽是一触即分,却攸忽烫热了耳鬓,那时的他们,正在憧憬将来,那一年的繁华热闹看在眼里,才是真正美好的。

    她又抬眸去看今日夜幕那轮婵娟,高高在上,是圆满明亮的姿态,却孤单寂寞。

    这时承德三年第一个月圆夜,可这漫长人生,年年岁岁无数个月圆夜,她也只能独倚凭栏黯然追忆了。

    十一娘眼看婷而独自凭栏黯然神伤,知道她是触景伤情,并没凑去跟前开解,她知道有些创痛,实非旁人能够抚平,有一些人,也不是想忘即能忘却,再眼看着这花团锦绣之地,多少欢声笑语,她也觉得自己仿佛只是观众而已,置于其中亦不能感同身受,所以也寻了处略为清静的倚栏,静看月色灯火,繁闹满京。

    她却没有感伤过往,只悄悄回忆着今日东市巧遇,谢莹的言行神色。

    越发笃定当那陈姓伶人以四大国相作为调侃时,谢莹眼中晃过的是阴森杀意。

    其实十一娘两世为人接触的不少人中,虽有不少睚眦必报,却鲜少遭遇真正嗜杀成性者,比如韦太后,一般情况下只会冲对她构成威胁的人举起屠刀,如荣国公夫妇一般,几番出言不逊挑衅生事,但太后经过打压其势,使京兆卢一族江河日下,并未生斩草除根之心;又比如刘玄清之流,是为野心与利益才至于草菅人命,而并非以杀人为乐;小韦氏大约算一个嗜杀者,只不过因为心情不愉便被其杖杀之仆妾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来。

    但十一娘眼下甚是怀疑,也许谢莹正是小韦氏同类。

    只为优伶一、二谑言,即透心中狰狞,甚至毫不讳言要向太后告发,将那两个伶人治为死罪,那么谢莹真会因为她的三五句劝说就善罢甘休?

    十一娘越是琢磨越是不安,干脆唤来青奴:“算算时辰,花萼楼宫宴也该结束了,你往兴庆宫金明门去,若见贺十四郎,请他来灯楼一见。”

    再说谢莹,上元节在晋王府灯楼夜饮至三更,还是因为兄长谢靖连连催促下才依依不舍地告辞,次日因有祖父谢饶平的支持,压根没有搭理祖母与母亲的喋喋不休,再邀晋王同游灯会,这两日玩得很是尽兴,正月十七入宫前,没有忘记叫来阡陌交待:“东市演优谏戏那两个,陈大头与陈二胖,打听清楚安居何处,可有家小随行,五日之后我会往击角场,你记得寻我复命,如何行动到时再听我令下。”

    当见太后,自是将东市一番见闻细细分说,恼怒得很:“当时一听那伶人诽陷姨祖母,儿就恨不得问那两人逆谋之罪,倒是听十一姐一番解说,才知太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