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4章 各自忙碌(第2/3页)  后宫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晋王府不是牢狱,虽对下人家仆有所约束,但诸位媵人并非仆婢,自然有出入自由,元媵人既然禀报出府,孺人按定例,安排车與侍从跟随便是。”

    元氏既然不再挑衅,十一娘也没有苛虐她的兴趣,对于这个只知嚣张狂妄,毫无机心的耳目,十一娘根本便没有放在心上,这样的棋子,想必太后也不会重视,十一娘巴不得与她“各自相安”,井水不犯河水最好。

    秦霁听得十一娘的意见,心中不以为然,但转念一想,倒也醒悟过来,元氏再怎么说,也是太后亲自为晋王纳聘之姬媵,贺烨可以处罚,但柳妃未免不会投鼠忌器,如此姑息倒也是情理当中。

    但秦霁可没有对元氏放松警惕,自从由她掌管人事,也笼络了一部分下人,于是元氏一旦出行,随行者中就不乏耳目。

    若是元氏意欲往城郊别苑争宠,秦霁便能立即耳闻。

    这晚阿禄便禀报晋王妃:“秦孺人笼络者,有二十余人清白,有七人为咱们心腹,又有十人,其实太后耳目。”

    所谓的“清白”,是指并非太后耳目,而又非晋王夫妇心腹者。

    十一娘只关心:“太后耳目?”

    要是秦霁一个大意,将太后耳目信为心腹,交待了什么不该交待的话,那岂不是不利贺烨?

    “世父已经将太后耳目告知秦孺人,故而,不会有任何纰漏,秦孺人施以笼络,不过也是疑兵之计罢了。”

    “这样就好。”十一娘说道:“那么盯防元氏之人,有无太后耳目?”

    “只有两个侍卫。”

    十一娘沉吟一阵:“罢了,元氏想也不会惹生什么祸患,再说她原本就是太后安插,只要不去别苑,倒也罢了。”

    “元氏才不会去别苑,惠风说了,她对殿下可是恨之入骨又惧之如虎,眼下是躲避唯恐不及,而且明知惠风是太后亲信,她竟然也迁怒,往日颐指气使不说,竟经常责罚,惠风眼下苦不堪言,甚至抱怨婢子,偏偏让她服侍元媵人。”

    十一娘虽然认为元氏出行之事不值得耗废太多心神,还是交待一声:“她去了什么地方,记得回禀仔细。”

    次日便有了消息:“没去哪里,不过是去了佛寺应景,然后往中城逛了一遍,在食肆里用了午膳,游了游汾水,便归王府,想是当真闷得发慌,这才出外游玩。”

    十一娘也就不再理论。

    “王妃这样处理也好,毕竟在太后看来,王妃多数时候都是心怀宽仁,若是对元氏苛虐,仿佛也不合王妃秉性。”阿禄赞同道。

    “王妃是真不愿与元姬计较。”对于王妃的性情,碧奴显然更深理解:“王妃一直便是如此,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若非元姬挑衅,王妃也不会让殿下给予警诫,眼下元姬既然已经服软,王妃哪里还会苛虐她?”

    “行了,你们两怎么争执起来?”十一娘瞪了一眼碧奴:“这段时日,你需得好好协助阮长史,设建工窑是一方面,工匠日常衣用,每月薪俸,都不能拖欠,官府指望不了,这些钱都得从晋王府帐上支出,霓珍衣坊收入应当能充兑一部分,你可得仔细帐面平衡,不要泄露晋王府在私下贴补!”

    这样的事情,涉及到她与贺烨的私产,不可能交由孟九嫂等“外人”打理,还得依靠阮岭、碧奴等心腹,虽然事实上,不仅贺烨,便连十一娘都已经往里贴补了不少私蓄,只是帐面上还必须清白,不能让韦太后的暗探察觉,这还真是做了好事,唯恐留名。

    又问碧奴:“伍世佑及麻婶子之事安排如何?”

    原来,太谷案虽然平息,可被纪伦残害那十二户中,唯有麻婶子一个“幸存”者,当日纪伦遣那两个死士行凶之时,正好麻婶子犯了痴癔,不知跑去哪里,子媳皆在寻她时被害,麻婶子反而逃脱一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