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7章 准了?(第1/3页)  后宫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德妃在紫宸殿前跪求面圣,徐女史与何掌事都怕成为被殃及的池鱼,两人谁也不敢跟随,德妃也认为闹得“气势汹汹”不利于计划,倒没有逼着两员“大将”掠阵,而事态严重,这回就连何掌事也是忧心忡忡——如果秦将军不肯支援德妃,必定不遗余力劝阻燕国夫人、范阳夫人二位,德妃失了娘家在后撑腰,怎么可能是皇后的对手?

    故而何掌事此时也不急着与徐女史内斗,两个宫人,一个在锦华殿前翘首以待,一个在锦华殿内团团乱转,好容易盼到德妃归来,昂首阔步的模样不像是受到了斥责,更不像再度吃了闭门羹,二婢方才如释重负,一齐上前见礼,分别左右,掺扶着德妃坐在游廊下歇脚。

    “贵人可是求得圣上谅解?”

    徐女史刚问出一句话,就遭到何掌事的抢白:“贵人又没做错什么事,为何要求圣上谅解?应是圣上也觉理亏,对贵人好生安抚了一番,贵人才不与圣上斤斤计较。”

    这话颇有些不像样,徐女史刚想斥责,哪知德妃破天荒竟然严肃了脸面,瞪了一眼何掌事:“你说话也该小心着些,此时可再不比当初,圣上已然登极,天子龙威不容触犯,若是被人听见你语出不敬,一状告到皇后跟前,皇后依律惩治,本宫也保不住你。”

    何掌事扫了一眼徐女史,巧笑嫣然:“当着外人面前,奴婢当然不会妄言,但这时是在锦华殿,也没有其余耳目在侧,又哪里会泄露呢?这要是真泄露了,可就证明贵人身边有居心不良之徒,奴婢豁出去受罚,只要能为贵人清除隐患,也无怨无悔。”

    挑拨离间得如此明显,让徐女史呆若木鸡。

    德妃却像没听懂般,自顾说道:“圣上心中眼中,除皇后之外,是当真容不下旁人,如今我大彻大悟,也不企图圣上回心转意了,不过皇后也别想着独领风骚。”冷笑两声:“潜邸十载,皇后固然争获圣上情意,那是因为如谢氏、元氏等等均乃太后耳目,就连齐氏,以自保为重,并不愿意亲近圣躬,柳氏与扈氏,均比圣上年长,一个乃皇后族姐,自然不敢当真争宠,一个出身卑贱,乃青楼妓子,作为障眼法而已,圣上又怎会真对她们两个动情?可待国丧期除,将来后宫还会礼聘名门闺秀,届时千娇百艳,才貌家世并不输于皇后,可有一场龙争虎斗上演,我只需坐壁上观,且看帝后之间,相敬如宾还能持续几时。”

    至于妄图后位?什么叫妄图,纵然没有帝王的情意,但古往今来,又有多少皇后是因爱宠而母仪天下?她又怎会因为贺烨的警告,心有另属就心灰意冷?坐观鹤蚌相争,便大有可能享渔翁之利,除了京兆柳之外,可就属燕国公权威甚大,至少天子对燕国公府还不失器重,她又怎会是妄图而已?

    见两大心腹似乎困惑不解,德妃得意洋洋翘起嘴角:“今日我苦苦相求,希望圣上恩准我诞育龙子,圣上虽未置可否,但就我对圣上了解,没有一口拒绝,便是有意成全了。”

    徐女史这才真正如释重负,只要能稳住德妃,管她将来有何图谋呢,就算诞下龙子,坐观虎斗,如德妃所愿柳皇后彻底失宠也得好些年后,只要自己年满二十五,便能脱身,哪管意图储位之争,德妃是不是在自寻死路。

    何掌事便更是欢天喜地:“圣上今晚会否临幸锦华殿?哎呀,奴婢可得先作准备才好,这就往内厨察看察看储备食材,若圣上驾临,便得准备几道可口佳肴,以防不时之需。”

    ——

    皇帝陛下这日没有赶在日落之前驾临蓬莱殿,打发了江迂先嘱皇后,与迟儿用膳,不需专等他,江迂自作主张解释一番:“陛下今日情绪甚为焦躁,应是外朝有要紧事务进展不顺,眼看闭锁宫门之前,竟然还下令诏见薛侍郎及贺尚书议事,两位今晚,只怕都得留宿宫中了。午后……德妃自燕国公府拜寿回宫,竟闹出在紫宸殿前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