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58章 想送就送(第2/3页)  后宫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等幸运了,同样会造成陆嘉程孤掌难鸣,甚难达到掣肘后族目的。

    不过冯继峥已有打算,纵然弹劾,他也会躲在幕后,而让太后出手,这样一来天子为了不让后宫尽被太后耳目占据,也许会主动考虑让相对中立的礼部担当选聘之职,毕竟相对太后而言,众多正统系对天子耿耿忠心,倒不至于引起天子忌惮。

    只是与太后党私下勾结彼此利用的事,冯继峥并不打算告诉杜渐知,这种事的确也有犯卑劣,对声评大有损伤。

    他这时以“下策”告知,无非希望杜渐知有所准备而已,也是提醒这位,豫王、阮岭皆为后族,是祸患,对付敌人与祸患有时难免会用不大光明的手段,但只要目的是对社稷有利,理当有所变通。

    而豫王懦弱,阮岭从前声评也并不算好,冯继峥说服杜渐知,他们这样的行为称不上构陷忠良。(!&^

    好一番说服与商议,杜渐知心事忡忡告辞,他其实意识到这场战役十分艰难——天子甚至不曾答应充选后宫,足见深受皇后蛊惑,倘若再为选聘之权激怒天子,岂不是让皇后坐享渔翁之利?

    但正因如此,杜渐知才越发担心外戚祸政,一个韦太后已经闹得江山险些易主,柳皇后之心计手段,更胜韦太后百倍,后宫干政,又有外戚近臣支持,必须是比韦太后更加严重的祸患,所以就算艰难,也必须迎难而上,但望天子能够早日正视外戚之祸,听谏忠言,掣肘后族之权。

    杜渐知的想法其实与冯继峥有天壤之别,他对后族只是忌惮而已,却并不希望废后甚至动摇储位,他想达到的只是一个平衡,从这点而言,他的确是对贺烨忠心耿耿,是纯粹的正统派,而不像冯继峥,觑觎乃位及人臣,希望甥女将皇后取而代之,他的姐丈陆阮受父亲陆正明影响,于学术更加用心,并无望争取权贵,性情与世无争,在冯继峥看来却是消极懦弱,只有他这舅舅,才能成为甥女的臂助与依靠,将来甥女若能功成,他便是事实上的国戚。

    到那个时候,冯继峥是否还会忧愁外戚乱政呢?

    但他不会承认自己可能祸国殃民的,因为他自诩君子,非京兆柳、薛绚之等弄权小人。

    转眼又是常朝,冯继峥一党已经准备好再度与天子据理力争,仍是由杜渐知打先锋,他甚至准备好天子若不听从谏言,便将实行血染大殿的死谏,他不怕死,但不能眼睁睁看着力挽狂澜有望复兴盛世的天子,因为女色误国,养虎为患。

    可贺烨并没有坚持拒谏,竟极为痛快地答应了充选后宫。

    “杜卿恪尽职守,朕实不该责备尔乃逾涉内闱,前番常朝之上,确犯谬过,竟不自知,多得薛侍郎温言劝正,朕方察谬处,今日朝堂之上,朕当百官面前,自认错失,还望诸卿当以杜尚书为楷榜,奏事谏言,坚持尽职尽责,而莫虑为君者一己喜怒,行察颜而禀之事。”

    皇帝如此通情达理,大出杜渐知意料,但虽惊讶,心中大觉安慰,越发敬服的是天子执政公允开明,而更让他惊讶的则是被冯侍郎斥为奸邪弄权的薛绚之,竟然赞成选充后宫的礼制,又岂同韦元平之流?

    不提杜渐知复杂的心情,陆离自从上次被皇帝臭骂一场,最近并没有获诏私议内闱之事,冷不丁被皇帝点了名,让他饱受各色目光的洗礼,虽所料不及,却也泰然处之,他的确行为过温言劝正之事,当然不用心虚。

    冯继峥晃了陆离一眼,眉心轻蹙,暗忖道:这些后族,竟比预料之中还要奸滑,非但没有争锋相对,甚至还劝服了天子听谏,如杜渐知这等愚直之人,只怕会为这矫饰伪行所讹,会对后族暂歇敌意了!皇后……果然好手段,看来根本无意独宠后宫,确然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前朝,这个对手,的确不容小觑,也难怪连韦太后都会败下阵来。

    他正思量着怎么挽回人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