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09章 自寻死路(第2/3页)  后宫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女儿那话一字不漏转告沈务汖,又添油加醋哭啼劝说:“女儿在宫中,被皇后苛责不说,甚至连那陆氏,也时时处处欺压,她那时在闺阁,何曾受过半分委屈,竟不想被陆氏出卖,被罚一月浣衣之苦,一双手生满冻疮,若非太后赐药调养,说不定便会留下疤痕,皇后毒辣,可是要害我儿孤老宫廷,咱们与皇后,理当誓不两立,夫君也要将那陆氏作为,告知冯侍郎,陆氏为冯侍郎保举入宫,他这舅舅也总该训教甥女,争宠固然重要,也不能将盟友当作垫脚石,如此无情无义!”

    沈务汖虽说不敢得罪了冯继峥这座靠山,可他巴巴将女儿送进宫廷,自也有一番打算,当然希望女儿能够获宠,提携他也能位极中枢要臣,听说女儿得了太后赏识,若真能借此契机,给予皇后一记重击,女儿便大有希望飞上枝头不说,对于冯继峥,他也算立一大功,保不定陆氏失控,连冯侍郎也会更加寄望他家女儿,将来女儿若能诞下皇子,在冯侍郎等等助力下,将太子取而代之,他岂不成了国戚。

    沈家何愁不能飞黄腾达?

    这欲望之火在胸腔里熊熊燃烧,沈务汖两眼放光,赶忙便往冯宅商量。

    冯继峥当然深知其中厉害,可他已经得到任知故意会,明白太后目的,若成功,嘉程便会大获利益,又哪里在意沈务汖的死活,对这计划表示默许,却并不打算一同上谏,只答应朝堂之上,附议而已。

    却是把这一件事隐瞒得纹丝不透,并没有泄露给杜渐知、陶葆仪等人,就连他的党徒亲从,也未提一字。

    要说这沈务汖的官职,并不能参加常朝殿议,他也不愿把首功谦让旁人,打定主意要亲自奏谏,那么也只能在朔望朝会才有时机了,沈务汖扳着指头,好容易才盼到十五望朝,兴奋不已地出列参奏。

    贺烨还从未关注过沈务汖,正疑惑此人是从哪个犄角旮旯冒出,不过事务之官,竟然在望日朝会上出列参奏,不知又将引发什么惊天动地重大事件,哪知他接过江迂呈上的奏章,一边听沈务汖侃侃长谈,口口声声社稷为重,竟是在朝会上大谈私闱之事,劝谏他宠幸后宫嫔妃,贺烨脑门上连青筋都突涨起来,险些没有把那奏章,直掼在沈务汖的脑门上。

    忍了几十忍,才忍住暴躁的怒火,贺烨咪起眼角等待沈务汖把话说完,才冷冷问道:“朕竟不知,太乐令而已,有何资格干涉朕后宫私闱。”

    沈务汖尚还掷地金声般应对:“微臣虽任太乐令,然亦为朝官,事关社稷国祚,微臣上书奏谏,是尽臣子之责。”

    “好个臣子之责,朕问你,你只居太乐令之职,何故谙知内闱之事,笃断朕专宠中宫,而未雨露均施?!”

    沈务汖尚且没有意识到罪行,竟答对:“微臣之女,应选后宫,先为才人,现为宝林,然入宫以来,却未获召幸。”

    这番话说出,如杜渐知、陶葆仪等官员,险些没有淌下冷汗来,就连陆离与尹绅也是面面相觑,实在想不通谁在暗地里,支使这么一个愚钝之徒,竟在望日朝会上自取其辱。

    “朕道区区太乐令,为何如此关注朕私闱之事,公然于朝会之上,举奏公议,原来是为你之女儿未获宠幸,故心急如焚。”贺烨讥讽道:“难不成因为太乐令举荐女儿入宫,朕便定要召幸,否则便是有损社稷,不利国祚,朕甚困惑,太乐令你那女儿,何德何能敢当社稷兴衰,国祚安危?!”

    沈务汖这才意识到失言,又苦于无法自辩,求助般地看向冯继峥。

    贺烨那双眼睛是多么锐利,哪能放过沈务汖的眼神,语气越发森冷:“冯侍郎,难道你也支持太乐令奏议?”

    冯继峥知道沈务汖会自取其辱,却没料到此人竟然这么不顶用,而且还将他当场出卖!不过沈务汖受他提携之事,并非机密,不少官员都知道冯、沈两家交好,倘若他不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