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少华等人不知深谋远虑,陛下金枝玉叶之身,他们居然让陛下直接进入回纥蛮子帐中,事先又不跟登里可汗商讨见面礼仪,这才让桀骜不驯的登里可汗找到机会刁难陛下。这难道不是少华对不住陛下吗?”
皇帝依然忿忿不平,“爱卿快别说了,你说了这么多,到头来居然不是移地健蛮不讲理,反倒是少华不对了。”
李泌毕恭毕敬道:“正是,和亲乃事关边防和社稷的大事,不可意气用事,还请陛下三思。”
皇帝叹了口气道:“以前的事就算是少华错了。可是那个顿莫贺的年龄跟朕的父亲差不多大,朕把女儿嫁给他,这不是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里推吗?”
李泌作揖道:“皇上,您的祖父当年也牺牲了宁国公主。公主是皇家的女儿,国事就是家事,为了国家,总是要有所牺牲的。”
皇帝犹豫道:“爱卿且先退下,让朕再想想吧。”
李泌告退后,皇帝接着在延英殿召见两位投闲置散的武臣李晟和马燧,皇帝把李泌的主张告诉他们,并向他们请教道:“朕素来憎恨回纥,今天听李泌一说,反倒觉得自己没理了。两位爱卿以为如何呢?”
李晟答道:“李泌说的没错,回纥确实情有可原。”
皇帝看向马燧,“爱卿以为如何呢?”
马燧作揖道:“臣以为陛下应当宽恕他们。”
大概是听到回纥向大唐皇帝请婚的消息,吐蕃害怕回纥和大唐联合起来不利于他们,宰相尚结赞又吩咐论颊热谴送被他抓起来的兵部尚书崔汉衡神策将军孟日华等人归国。
尚结赞用相当谦卑的语气写了一封国书想跟大唐皇帝讲和。论颊热护送崔汉衡等人到达石门,泾原节度使李观率领兵马拦住论颊热说:“圣上下诏不许吐蕃使者进入大唐境内。”
论颊热哀求道:“可是我有大事要面见大唐天子商量啊。”
拦路的李观冷笑道:“你们这些反复无常的蛮子,连我们的会盟使者都抓了,还能有什么事情要见皇上?”
论颊热叫属下把崔汉衡等人送到唐军阵前,满脸堆笑说:“你看,我这不是正要送崔尚书归国吗?平凉川之事实在是一个误会,我正是为此去见你们圣上。”
李观固执地说:“你跟我说这些没用,不管你们当初是蓄谋还是真的有误会,反正你是不能再往前走一步了,否则格杀无论。”
论颊热眼见没有机会再见大唐皇帝的面,他只好把吐蕃国书和崔汉衡等人都交给李观,自己乖乖带着人回吐蕃。那封国书送到长安,皇帝连看都没看就给撕了。
吐蕃软的不成就来硬的,论颊热回国才一汇报和谈失败,尚结赞就派谴他的儿子尚遮遮为领军大将准备入侵大唐。
尚遮遮率领十多万人分别屯驻潘原和青石岭,吐蕃军分三路,一路接近陇州,一路接近汧阳,一路接近钓竿原,连营六七十里地,他们接近汧阳的兵营距离凤翔城仅仅只有四十里路。
吐蕃攻势凶猛,敌人距离如此之近,长安人人震惊害怕无比,许多有钱人纷纷南逃蜀中。
尚遮遮让吐蕃兵改穿唐兵服装,他冒称是凤翔尹团练使邢君牙的属下,然后率领这些假唐兵杀到吴山和宝鸡北界大肆劫掠,当地百姓老弱病残者被杀死无数,吐蕃军烧杀抢掠个痛快后,再将当地青壮年男女全部驱赶到吐蕃军营中。
已经到了秋收时节,泾州没有人敢出门收割庄稼,泾原节度使李观先派兵在原野上布阵,军民才战战兢兢准备秋收,从这一年起,秋收前必须派兵布阵,否则无人敢去野外收获。
九月,吐蕃又大劫汧阳吴山华亭等地,侵略者抓了一万多大唐青壮年,吐蕃兵驱赶着这些唐人走到安化峡以西,吐蕃元帅尚遮遮发话道:“走过安化峡,你们就是吐蕃人了,现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