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海州国简史(第1/2页)  凝血神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州城,又名“仙城”,此城非城,乃是海中的一处岛,后来有渔民漂流到这个小岛,发现此岛物产丰隆,山海相依,风景宜美,于是大量的渔民来此开垦并扎根,与世隔绝。不知过了多久后来皇帝听闻此岛,派使者前来探个究竟,岛民听闻乃是朝廷的人,主动箪食壶浆,夹道欢迎。那使者很是喜欢这岛,于是没回朝廷复命便扎根在此,但是岛民念他是朝廷的人,便众举他为此岛的皇帝,但是那使者觉得万万不可以皇帝相称,推来推去,便同意遵循朝廷的制度,把这个岛国改名海州,一切礼节要始终把远方的皇上放在最高的位置,每次开堂议事都要遥拜远方的皇帝,表示始终效忠于朝廷,岛民都称这个使者也就是他们的“皇帝”为渡使王,到现在渡使王传了五代。海州四面环海,海中有一座山十分有名神山,换名“连天山”,传说是人间与天宫的边界点,不过无人知晓如何到天宫。

    海州城这个由早期的渔民开垦的岛国,曾多次遭遇海上盗贼的袭击,但是在渡使王的统治下,海州国一片繁荣,国家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而且政府创建了自己的军队,500万的人口,拥兵10万,海上的战船更是不计其数,优良的港口和繁荣的货贸以及与大朝廷的良好关系,故海州国是大海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但为何仙家都热衷来此地修行呢因为海州国地处天地连接的支点,又有连天山的庇护,曾经天庭的大帝未登仙时曾在此所以云游,故海州国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海州国是一批乐忠于寻找宝物的亡命人集结地和仙家修炼的风水宝地。

    话说这海州国的渡使王已经传了五代,但是你可知道,这渡使王究竟叫什么没有人知道,只有其年号大家可知,这一代渡使王年号“永念”意思是永远思念远方的皇帝,要不说海州国山好水好这永念王活了100岁才驾鹤西去,他的儿子也就是第二代渡王年号“繁国”意思是繁荣海州国,老太子登基的时候没人50岁,他也是和永念王从遥远的朝廷过来,十分神秘,其在位30年,但是他统治海州国的30年,海州从一个偏僻的渔村变成了繁荣的岛国,国家清廉,百姓安居乐业,官军民三方都十分爱戴这个繁国渡使王,海州国也从起初100万的人口急剧张到了500万,军队也从原来的1万人增长到了10万,大量的岛上土地开垦,百姓各得其所,商业发达,一片欣欣向荣。

    第二代渡使王死后,宫廷发生了政争,后来繁国王的小儿子胜出,成为了第三代渡使王,这个渡使王杀了自己的大哥,他的合法性受到了极大的质疑,通过杀掉旧臣换新臣的办法,虽然国家未曾动摇,但是给这个民风淳朴的岛国蒙上了一层血淋淋的雾霜。第三代渡使王号称“永镇”,其野心之大,居然违背了组训,公然杀死大朝廷派来的使臣,断绝与大朝廷的宗属关系,割据一方,力图不轨。大朝廷身处乱世,农民军起义大军攻占了大片土地,所以朝廷也无力教训这个偏僻小国。永镇王为了转移自己的执政矛盾,加强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倾全国之力主动发起了与大朝廷的战争。

    永镇二年的战争打到了永镇二十二年。

    后来永镇王在海州军民的不堪忍受下,终于被赶下了台,继任者是其弟弟,第四代“平安”王。

    二十年的海陆战争,劳民伤财,穷兵黩武,大量的流民失所,大朝廷镇压了内乱后,集中兵力一举消灭了海州国引以为傲的海上力量,而且准备登陆作战,占领海州国,后来永镇王就在这内忧外患下被赶下了台。他的弟弟平安王乘机推翻了他大哥的统治,解决了内部的问题后,他又派使者与大朝廷重归于好,发誓用远效忠,于是两家又归秦晋之好,平安王拯救了摇摇欲坠的海州国,受万民拥护。

    但是二十年的海陆战争使得海州国国库亏损严重,几尽崩溃边缘,平安王的出现抚慰了大批颠沛流离的民众,真所谓大战过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