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办丧事也是极为讲究的,有钱人家排场很大,没钱的人家也要打肿脸充胖子。
其实不管乡下还是城里,或者是现代,无论怎么办丧事,都不是为了死人,而是为了活人。
张青山停灵七天,第八天的早上按照选好的时辰下葬了,所有的亲朋好友排成了送葬队伍,往坟地走去。
前方纸钱漫天,后方人们哭声震天。
张老大带着儿子们在前方一步一磕头,后面张大牛带着一干堂兄弟们跟着一步一磕头。
在后面刘氏在张氏和赵氏的搀扶下,带着一众儿媳和其他亲戚的女眷哭灵。
在后方是男男女女们,和和尚道士。
整个队伍肃穆压抑,叫人透不过气来。
一个人来到这世上大家都很高兴,可一个人离开这个世上,大家就很悲伤,也许会想到自己也有那么一天吧。
到了坟地,下葬的时候,刘氏撑不住晕过去了。
“把娘抬回去吧,这么大岁数了,再有个好歹可咋整。”张小叔道。
其他人也都这么劝说,张氏哭着道。
“嫂子们,你们带着娘回去吧,我送爹一程。”
“那怎么行,我叫她大姑带着娘回去。”张老二媳妇道。
这个大姑就是刘氏的娘家侄女,冯氏,最后叫冯氏还有村里的几个人抬着刘氏回去了。
时辰到了,该入土了,众人将张青山的棺材抬入坑中,填土掩埋。
“爹!”
张氏跪伏在地哭的不行。
她是真的痛彻心底。
别看张家在乡下,可张青山和别的父亲不一样,对她这个女孩可是很疼爱的,每次出门回来都会给她带来些好吃的,小时候背着抱着稀罕的不行。
长大了也叫她读书识字,虽然没法上学,却是叫哥哥们教她,这也叫她比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妇人强了不知多少,找婆家都比别人的门槛高一些,更不用像其他乡下妇人那样,风吹日晒地去地里干活。
这一切都都因为张青山的开明。
“爹啊,你咋就走了啊!我还没有尽孝呢!爹啊!”
最后张氏哭死过去。
张家兄弟也都是悲痛不已,没有父亲他们也不会成为读书人,也不会过上现在的日子,特别是张小叔,最为痛苦。
他跪伏在地,一边哭一边砸着地面。
“爹,我不孝,叫你费心了,我不孝啊!”
小婶子和儿子跪在他旁边,也陪着哭。
张家的人真实悲痛叫人们也都掉了眼泪,心里也不禁赞道,这样的儿女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要知道,人死了,亲人真切的悲痛很重要,哭的声音越大越好,越长越好,这才显得死去的人很重要,更显得儿女们很孝顺,日后叫人说起来,只会称赞,这也会影响下一代。
冬日天短,坟地又离得远,下葬完天也擦黑了。
众人拖着沉重的脚步相互搀扶往回走。
回去的时候就不能再哭了,何况也哭不动了,在坟地将所有的泪水耗尽。
家里早就给他们准备了热水,热饭,村里帮忙的人吃完了收拾好碗筷,将借来的送回去,就可以回去休息了。
亲戚们还要住一宿,不需要着急回家的要等头七烧过才会走,这几年自然要吃住在张家。
有的更远的,要等烧了三七再走,那就要住近一个月。
要么说,有的办丧事倾家荡产了,就是这个吃吃喝喝迎来送往,一般的小户都承担不起。
张老大一家还是回了自己的住处,老屋这边,张老二兄弟们收拾一下住了,他们也要等头七之后才能走,现在冬日来来回回不方便,远一点的也得三七之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