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尽管不喜欢姜成,可是现在如何把足够的兵员和补给送上前线,才是最重要的。他深吸一口气,踏进寝殿。在他面前,宁妃穿着全套宫装,跪坐在坐榻之上,光彩照人,只是眉宇间有几分寂寞。
姜荣伏在地上,执君臣之礼,宁妃挥挥宽袖,姜荣开口第一句便问道:“陛下可还安好?”
“陛下甚好。”宁妃说道。
说着,宁妃微微侧头,身子前倾,唇边挑起一丝耐人寻味的弧线,问道:“是太子殿下在担心陛下吗?”
姜荣暗暗皱眉,心想愤懑不平道,这宁妃还真把姜成当接班人了!
姜荣叹了口气,说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我身为臣子,关心陛下是当然的了。”
宁妃笑道:“陛下身子硬朗得很,最近还在西苑骑马玩呢,身子骨比去年好多了。”
没等姜荣回应,她忽又轻声喟叹,说道:“不过太子殿下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如果有可能,我真想回到宫里,与陛下同进退。”她看姜荣脸色有点僵硬,又笑道,“说说而已,太子殿下别这么紧张。这点轻重,我还分得清楚。”
刚才还对陛下信心十足,现在却又担忧安危,女人的关心,真是矛盾。姜荣心想。
宁妃敛起笑意,把略显丰腴的身子挺直,她身材本就很高,这么一挺,对姜荣就成了居高临下的俯瞰。
“对了,听说最近燕王殿下的一干以吴昊为首的府人在城里四处游走,可还是为了聚儒之事?”宁妃问道。
姜荣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吴昊除了到处宣扬当年党争案被迫害,还有姜成力挽狂澜保住洛阳的事情外,一心一意只忙一件事,就是搞洛阳聚儒。这最初只是许负提议的,在姜成封王大典上一个小小的安抚手段,却被这位前尚书令吴宽之子抓住机会,大声嚷嚷,传书各地,拳打脚踢弄到了今日的局面。
宁妃看着姜荣的眼神带着一丝嘲讽,丝毫没有了在姜成面前的和善,说道:“哦,看来吴昊是打算把这次聚儒,搞成第二次白虎观啊,他的野心可不小啊。”
章帝建初四年,天下大儒群集在京城白虎观内,今文派与古文派展开了一场大辩论,最终核定了五经同异,由班固执笔写成《白虎通义》,成为儒学名典,影响深远。吴昊这一番举动若是成功,史书上恐怕会大大地书上一笔。
姜荣说道:“学问之议,有裨人心,乃是好事。可惜眼下南北岸战事紧,朝廷无余力顾及,只好辛苦吴少子一个人了。”
姜荣的意思很明白,你想玩可以自己去玩,我们不拦着,但绝不要指望朝廷给你什么襄助。宁妃其实对吴昊也很无奈,她不认为这种文人的耍嘴皮子能有什么实际用处,可吴昊却乐此不疲,大概是为了虚名吧?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