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道观拜佛(第1/3页)  悟一世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唐新历一千五百整

    据西天取经,唐玄奘带着四徒弟归来已经过去一千五百年,新历,也是从那时候算起。

    清风山位与大唐东边,山上皆是参天古树,云雾弥漫,风景委实不错,就是冷清了些。

    这山位置较为偏远,离那最近的大唐城池也有百里路途,加上没有官道通往,山路又崎岖不已,所以罕有人烟。

    但在这清风山中,却坐落着一间不的道观。

    道观名为清风二字,取得也是这座山名儿,占地半亩,虽然宽阔,但人却只有两个,一个是修的些许法术的老道张风散,一个是仅仅只有五岁年纪的道童张秋木,一老一在这道观中相依为命,从不下山,也不问世事。

    虽才三月,但今日却是个大热天,山上颇为凉快,清风拂过,亦有美景相随,好不快哉。

    老道张风散换上农衣,拿着锄头走出道观,去耕那一亩三分地。

    避世避俗的山门,虽是道观,但也从未见过什么人前来送点香火钱。所以只能自给自足。

    至于原因嘛,除了位置偏远之外,还要加上这道观里也不拜什么寻常的三清四御,仅仅只拜一座猴子石像,也就是成佛后的孙悟空。

    道观拜佛?这是个什么说法?

    张风散自己都不明白缘由

    还记得许多年前亦有一大唐官员偶然路过此地,便欲前来祭拜一番,刚一进观内,就看见那孙悟空石像,直接皱起眉,拂袖离去。

    走前留下一句,“你一个道家道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不去拜,去拜一个佛家的猴子?”

    张风散对此也是苦笑不已,有口难言。

    这猴子石像摆在这里不知何许年头,从便有,只知他的祖师在道观的青石台阶上留下了一条祖训,不管如何,就算是道观没了,也不能让这猴子石像损坏分毫,每日还要真心参拜。

    原是祖训,墨守成规的张风散自然不敢违抗,

    既然没人送香火钱,所以老道每到这春季时节就去山上耕种点蔬菜果实,以免往后遭饿。

    道童张秋木跟在身后,许是受冷,重重打了个喷嚏,随后抹了把鼻子,糯声道,“爷爷,你说大圣去那白骨精洞窟后发生了啥呀?”

    张风扛着锄头,岣嵝着身子走在前方,笑道,“昨晚不是与你讲过么,怎的又忘了?”

    张秋木在后抽了抽鼻子,委屈巴巴,“师父,你讲着讲着我就睡了,前半段我听得入迷,哪儿知道听到后半段就睡了嘛。”

    老道张风散摇头失笑,只是道,“今日先随我把活干完了就与你讲。”

    张秋木颇为懂事的点了点头。

    道童张秋木是张风散收养的。

    在一个寒风凌厉,大雪纷飞的冬天,襁褓里的张秋木被放在大门前,张风散左顾右看也未寻到他父母的踪迹,虽疑惑,但终归是不能让婴儿在这寒风中冻着,便把他带到观内,一直养着,这一养,便是五年。

    现如今张秋木已经五岁,少有哭闹,却出奇懂事,现在便已能帮老道士不少忙。

    只见他身后背着斧头,手中提着树枝条编织的篮子,里面放着些野果及一些面饼。

    今天又是忙碌的一天,很晚才能回道观,吃食需随身带着。

    篮子是道童编的,野果是道童摘的,面饼是道童揉的。

    懂事不说,又如此聪颖,张风散这年过半百的孤单老道自然更是打心眼儿里疼爱。

    鸦雀在阴云下嘶鸣不止,奏着不详的谣曲,它们从天空极速掠过,划出一条笔直的白线。

    张风散皱了皱眉,这大清早出门听见乌鸦叫唤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只见老道士闭上眼,直接掐指,并不停变换,口中念念有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