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晚了!”听到钟声的文娟惊叫出声,飞快地说:“我先走了,你记得跟你家人说说初中学费还有住宿的事,别到时候出问题。”
到县城上学花费比村里的公社初中厉害多了,要是不提前和家里人沟通好,考上了又不去读了,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
沈奚“嗯”了一声,见沈成文已经走了过来,忙叫住转身急忙要走的文娟:“文老师,你先等等!我爸回来了,让我爸借辆自行车送你去吧!”
说迟不迟,沈成文已经听到了沈奚的声音,自然也看到了在自家门口的文娟,加快脚步走了过来。
“是文老师吗?”沈成文一直很感激文娟对沈奚的照顾,不过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文娟本人,虽然没人告诉他,但稍微想想就知道了。
沈奚和沈成文说了文娟赶车的事,沈成文一点儿也没犹豫,大步走到院子里放好农具,然后直接对文娟道:“文老师,我去丰收家借辆自行车,很快就回来,您等等!”
说完也没等文娟回应,拖着有些沉重的腿跑了出去。
文娟本来不好意思答应,毕竟还要避嫌,真赶不上不回去就是了,但沈成文这么热心,看起来又是一个十分正派的人,便欣然接受了。
没过一会儿,沈成文骑着自行车飞一样赶了过来,生怕让沈奚的老师不满意。
“上来吧文老师。”沈成文抹了把汗,朝文娟笑笑。
文娟也不扭捏,干脆利落地往后座一坐:“那我们就走了。”
这话是对沈奚说的。
沈奚笑着点头,突然觉得刚才沈成文骑着自行车的样子还挺潇洒英气的,说实话,他爸这个形象就应该坐在办公室或是教室里教书,而不是天天跟黄土庄稼打交道。
过了没多久,沈成文就走着回来了,看神色似乎和文娟聊得挺开心的。
不过沈奚没往那方面想,毕竟沈成文亲口说了好几遍不想找对象,最主要的是沈成文心里还惦记着甘芳,没那个心思。
到了晚上,全家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谭大梅高兴得不得了,说明天要去供销社买肉,做一顿白菜猪肉馅儿的饺子。
睡觉前,沈成文到谭大梅和沈全山的屋里待了一会儿,然后才回来。
沈奚觉得沈成文的表情有点微妙,便有些疑惑地看着他:“爸?”
沈成文立刻换上一副笑脸:“高兴吗?马上就能去县城读书了。”
沈奚点点头:“挺高兴的,爸,我户口是村里的吧?”
他记得进城读书要借读费的,就是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这种额外费用。
沈成文楞了一下:“不是,你是城里户口。”
沈奚:“?”
沈成文见沈奚不解,就向他解释:“你随你妈的户口,但是小学是在村里上的。”
随后沈成文又告诉沈奚,原来沈成文在纺织厂时评上干部就能把农村户口转成城市户口的,结果半路出了糟心事儿,没评上干部不说,连纺织厂的工作也没了,所以一直是农村户口。但甘芳是妥妥的城市户口,现在子女的户口都随母亲,沈奚也就跟着甘芳是个城镇人,只是生长在农村。
沈奚对现在的政策有一点儿了解,立即问道:“那我的粮本呢?”
是啊,有城市户口就有粮本,就能每个月去粮食局领商品粮,可这些他在沈成文这里听都没听说过,更没见沈成文每月把白米细面领回来,那这些东西去了哪里?
沈成文还是第一次听沈奚问他这个,本来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被沈奚这么一提,似乎莫名心虚起来。
“那个粮本给你外公外婆了,你还是儿童,每个月只能领八斤米,我想想也不差这么一点,而且你妈走得早,总得给他们留点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