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节 内讧(第1/4页)  楚河汉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秦二世三年十一月。

    最近几天特别的冷,今天白天没有看到太阳,空中到处都是大团的阴云在卷动,看起来一场大雪在所难免。

    烛光在帐篷里摇曳着,王离看着摆在面前的巨大地图,陷入长久的沉默中。

    地图上用木头标志出了两军的兵力,每一个木块代表五百名士兵或是二十辆战车,木块上涂着和军旗相同的颜色。困守在巨鹿城内的赵军有十几个方木块,而围着他们的秦军则有赵军的五、六倍之多;在远离巨鹿的北方和东北方,标识着魏、燕两国的军队,他们的数量稀少,比城内的赵军还要少。

    可在巨鹿的正东方,很接近魏军的位置上,有着一大团土黄色的木块,这堆木块比环绕在巨鹿周围代表秦军的红色木块还要多:它们代表着宋义统帅的楚国援军,人数高达三万四千余人,战车数百辆。几乎是王离所部的两倍。

    虽然王离不断向咸阳要求援军,但他也知道这实在是件希望渺茫的事情,朝廷早已经征发了数十万的百姓,动员规模肯定超过了秦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有悲观的部下怀疑已经很接近十分之一,这些壮丁是他们各自家庭的主要劳力,持续数年的战争根本看不到结束的时候,可这些家庭的妇孺还要吃饭,失去精壮劳力的家庭去年就纷纷陷入饥寒之中,今年的冬天恐怕会有更多的秦人冻饿而死——而他们盼着回家的顶梁柱也正一片片地累死在从关中到巨鹿的数百里粮道上。

    如果不是夺取了邯郸抓到了大批的赵国百姓,可能连这巨鹿都早围不下去了。

    “为什么不把魏国的百姓都杀光呢?”王离恨恨地一拍桌子,现在除了赵国的粮食可供楚军使用外,韩、魏两国也正竭力动员他们的百姓给联军运粮,王离不禁想到,要是章邯不急着攻打齐国而是把韩国、魏国的领地彻底抢光、人也统统杀光的话,楚国就也得和秦军一样,从数百里之外给他们的远征军运粮了。

    王离向地图南方看了一眼,那里摆着代表章邯军的红色木块,这些稀稀拉拉在漳水间拉成一字长蛇的秦军都调上来,也就能让红色的木块和土黄色的木块勉强相当而已;但它们是不可能被拿到巨鹿城下的,否则粮道上的众多民夫就会失去保护或者说监视:其中的赵人肯定会立刻逃走,而其中的关中秦人嘛,恐怕也会跑掉,苦难让这些黔首越来越不把朝廷的严刑峻法放在眼里。

    楚军大将宋义的计划,王离一样很清楚,那就是坐视这条漫长的补给线把秦国的力量耗尽:虽然楚国在巨鹿城下维持的兵力比秦人还要庞大,但楚人靠着盟友,不需要投入数十万百姓在后方辗转沟壑。如果秦军投入更多的兵力,或许楚军也会进一步增加兵力,只要保证兵力对秦军稍占上风就可以。

    不敢放手攻打巨鹿的秦军,迟早会拖不下去而退兵,那个时候楚军就会来一场趁胜追击,剧本和当年王翦追杀项燕是一模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猎人和猎物换了一个位置。

    宋义的营寨部署得无懈可击,和秦军也保持了相当安全的距离,每日更是派来不计其数的侦骑。王离苦思了几十天,也想不出重演定陶城下斩项梁的那幕的办法来。

    帐篷被撩起了一个角,寒风吹了进来。

    “什么事?”王离抬起头,盯着闯进来的士兵。

    “麾下。”这个士兵的声音都变了:“楚军营地有异动!”

    “什么异动?”王离警惕地站直了身。

    “好像是内乱。”士兵用不确定,但是充满希望的声音说道。

    “什么!”王离大叫一声,顾不得披上战袍,就急匆匆地跑出帐篷,

    冲出帐篷的时候王离感到脸上一凉,好像已经开始下雪了,他迎着凛冽的北风一直跑到营墙上。

    随着王离一声令下,附近营墙上的火把一起熄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