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节 分歧(第1/3页)  楚河汉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和赵相说的话是不是太露骨了?”过了两天后,一直没等到消息的项伯忍不住对项羽说道:“我们现在还仰仗赵国提供军粮,公开劝说赵相、赵大将自立,是不是太急忙了?”

    “叔父你总是太过谨慎,”项羽放下手中的书,对项伯笑道:“要是听叔父的,我们现在可能还在会稽和望族周旋。”

    这时一个卫士赶来,献给项羽一封信函。

    “张耳来信了,”项羽看了一遍,就笑着把它交给项伯:“看起来好像陈余没动心啊,张耳应该是吞并了他的军队和权力。”

    信上张耳向项羽保证,他会亲自统率全赵的兵力加入联军,而且会尽一切能力保证联军的后勤供应。

    项伯看后长出一口气,虽然巨鹿大捷给项氏带来的巨大的声望,现在楚军士兵对项羽的拥戴远超对项梁的。可是楚国的望族对项羽依旧有戒心,大家都担心项羽和怀王的矛盾极难化解,将来说不定怀王对项氏还要秋后算账,此时和项氏走得太近可能会被牵连到——就是项伯也有类似的担忧,一想起家族的前途就忧愁得夜不能寐。

    项羽和怀王的矛盾,还使得楚军的后勤存在隐患,如果现在项氏再和赵国闹翻,导致赵国在粮草问题上拖拖拉拉的话,那联军就只能指望韩国、魏国来提供粮草了——这两个国家既弱小,与联军的补给线还不畅通。

    张耳的信上不但将联军的粮草一口应承下来,还说他已经落实了对项羽的诺言,下令边关给田安放行,估计不久之后田安就会带着他的部队加入到联军中。

    “确实没提陈余,”项伯把信反复看了好几遍,大惑不解地说道:“张耳、陈余可是刎颈之交啊,当年秦始皇重金求购他们兄弟的人头,我记得张耳是一千金,陈余是五百金,而且许他们卖友自赎,只要他们出卖另一个,那不但赦免还照发赏金。他们兄弟二人不离不弃,谁都不肯独活,我还记得不止一次,他们被追兵发现,一人负伤另一人就死战不退,同生共死。他们十几年患难与共、同生共死,怎么会互相并吞呢?”项伯猛地抬起头,对项羽叫道“莫非有诈?”

    “没什么诈。”项羽哈哈笑道:“叔父实在是太谨小慎微了,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人之常情。权势财宝动人心,为救兄弟可以不惜生命,但不能为了兄弟就不要王位啊。”

    项伯皱起了眉。

    “怎么了,叔父?”项羽见状又问道。

    “我一直很敬仰赵相,就是因为他和陈余的患难之情,没想到他居然是这种人。”项伯说道:“这种人能用吗?”

    “又什么不能用的?”项羽反问道。

    “他为了富贵能抛弃十几年出生入死的兄弟,将来是不是也会抛弃我们?”

    “当然会,”项羽说道:“所以我们不能失去权柄,失去了权柄,所有人都会离我们项氏而去。”

    项伯又皱了皱眉,他感觉项羽这是话里有话,暗示一些和楚王有关的东西。

    “比我想像的还好,”项羽把张耳的来信收起来,又对项伯说道:“到时候我们什么都不给陈余,哪怕是张耳替他求也绝不给他。”

    见项伯似乎还有不解之色,项羽呵呵笑道:“赵国可是强国,比魏、韩强多了,要是君臣和睦、兄弟齐心那和齐国也差不多了。我就喜欢张耳这么贪婪的人,肯定不会分给他兄弟,他兄弟嫉恨之余,肯定认定了张耳是个反逆,多半会出死力保着赵王,他们兄弟十几年,彼此之间极为了解,就让他们打去吧,这样赵国也就不是威胁了。”

    “莫要小觑了天下英雄。”项伯见项羽说得得意,就提醒他道。

    “叔父,”项羽傲然地说道:“侄儿有看走眼的时候吗?”

    项伯想了想,答道:“好像有吧,你好像看错过沛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