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俊郎拨渌水 众客如痴醉(第2/2页)  大商之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言毕,手指大汉。

    大汉纵然无学经史,但常染于诸弟,所以应对孔勋不典不晦、不刺不喻,有如口语之直白诗句,匪需耗神,当场明悉。

    是故他便清了清嗓,紧接首句,想了一想,得意道:“‘位位都把爷心挑’!哈哈,三弟,轮到你了。”

    承接指点,金应秀便道:“第三句本来无需用韵,但在此场弃去,情觉无味。以此,余句是为‘且传吾旨上夫椒’。大声公,不妨一试。”

    说完时候,就指徐信凉。

    徐信凉正巧读过一则小道故事:当年吴王夫差于此夫椒山中杀溃越军,获得夷光,结果也因美人而衰。

    又想金应秀之诗句并无大谈历史,也无嫉恶红颜,只为单取箇中“大动干戈”之意,意在夺取厅内十六“楚腰”,不惜出兵。

    故顺其尾,引以完整的小道故事来抬高美人,取李延年‘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之句,题意惟求红颜,不惧祸水,将之盛赞,言道:“尾句来矣,便是‘难得佳人共’。”

    媸文既成,孔勋举酒饮尽,品道:“金大少句句肺腑,平实真心;金三少之句,借吴王夫椒山之行败越夺美之事,述己可以如此为之‘楚腰’,足够豪气;少侠之句,先承上句,认为红颜祸水,但以佳人难得,不惧其祸之句,反之而行,当中气魄,复又上了一层高楼。陈列观看,数我最劣!”

    金应秀自酌一杯,笑道:“我们几兄弟胜败也饮,今夜着实不少,奈何无醉无亡,百年以后,恐成佳话矣!”

    聆来“无醉无亡”四字,徐信凉大为惊异,心想:“若非巧合,难道金应秀已知酒中有怪?”

    如此思索,一面张望周遭,未见可疑之人,但瞥李正经意图举酒,心不由道:“先前我已摆明著讲,你仍不知!”

    因忧其身,笑道:“李兄不曾赋诗,竟想贪杯?勿以为酒量过人!”

    孔勋连忙劝道:“燕饮燕饮,饮最为重。不怕大家贪杯,最怕个个如只木鸡,不说不笑,冷落大厅。”

    李正经于是将酒一饮而竭,微笑道:“孔先生所言甚是。相传先生祖上尼父‘唯酒无量,不及乱’,又有在座的宾客酒过三巡,无不神志清醒,难现半分醉意。二者,在下皆无敢与并论。但说三壶六樽,尚可勉强不乱。若此第二杯酒尝完即倒,除非鸩羽沾过,否则以前所去之酒馆,定是兑水的!”

    陈及如此,徐信凉登悟李正经早知提醒,但彼明知故犯,则难想通。

    旋又思虑:“我跟李兄没来以前,金蛇山人都已满肚水了,他们如今仍旧无事,莫非小婢献信之时,酒始存料?这样行事,孙家未免太傻!若果不是,而为金蛇山的几兄弟有细作探知,暗将毒酒偷龙转凤的话,他们赴宴,必然准备充足。这般看来,孔勋未必能赢,我应各不相帮,当作渔翁。”

    但见一婢走到主座,屈腰贴在孔勋之耳边,窃窃私语,三两句话,便将起身,径自退到一旁。

    孔勋闻及所言,骤变神色,皱眉与大汉问道:“金大少,‘香岭’乃为金寨主赠我义兄,修建以后的半年,日夜任由诸位进出,未曾有过斜色,何解今晚要兵临小地?”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