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7.第 107 章(第1/3页)  名门福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来人手里提着只大包裹,穿件靛青色长袍, 长袍并不宽大, 可因为人瘦, 显得空荡荡。

    原本清秀的脸庞深深地凹进去, 整个人瘦得几乎脱了形。

    杨萱顿时落了泪,“三舅舅。”

    辛渔笑一笑,张臂将杨萱抱住, 哽咽着唤声“萱萱”,已经说不出话来, 片刻深吸口气, 仰头眨眨眼, 这才恢复平静, 上下细细打量着杨萱, 叹道“萱萱长大了没想到, 你竟是住在这里。”

    杨萱没多解释,直说道“萧大人往大同去了, 允我暂住。三舅舅几时回来的”

    辛渔道“昨天夜里到的,可是城门关了进不来, 在城外等到天亮,听你三舅母说你在此处, 赶紧过来看看。”

    难怪三舅舅满脸的风尘仆仆,竟是连夜赶回来不曾歇息就过来瞧她。

    杨萱心中酸涩得难受, 抬手扯住辛渔衣袖, “舅舅进屋喝口茶。”

    辛渔点点头, 迈步走进厅堂。

    文竹已经沏好茶端上来,又奉上两碟她自己试做的点心。

    茶壶茶盅都是粗瓷,碟子也是,灰突突的粗陶。

    辛渔黯然。

    辛家的姑娘都是精养着长大的,不说是锦衣玉食,可平常所用器具无一不精致,无一不清雅,几时用过这种粗制滥造的东西,受过这种委屈

    连忙掏出荷包,把里面几张银票往杨萱手里塞。

    杨萱坚辞不受,“我有银子,真的,舅舅。您给我的两间铺子,笔墨铺子已经有盈利,点心铺子生意不太景气,可我已经摸索出门路来,明年指定能赚钱扬州那边人多,舅舅手头不能没有银子。”

    辛渔道“扬州还好,你外祖父买了不少祭田,祭田跟祖屋都在,总能吃得饱穿得暖。可惜的是青壮年全没了,就只留下些妇孺幼童”沉默好一阵子,接着道“我过完上元节就跟你舅母一道回去,先把族学建起来,咱们辛氏宗族不能不读书。阿桂也是,要不我带阿桂回扬州,跟族里孩子一起读书”

    “我舍不得他,”杨萱摇摇头,“我正打算三月里会试过后给他请个夫子,这会儿在孝期,时不时要回去上坟,等除服之后看看再说。”

    辛渔并不勉强,转而问起她开铺子之事。

    醉墨斋,杨萱没细说,只说找了个眼光极好的掌柜和脑子活泛的伙计,所售货品都是经由茂昌商行从各地运来等等。

    倒是把沁香园开业以来遇到的种种难题详细说了。

    辛渔既是感伤又是欣慰,听罢,叹道“萱萱长大了,这样我也就放心了。回去之后,我帮你留心几家文具铺子,如果有好货品,寄些来给那位罗掌柜看看。还有点心方子,我也留心着既然张白案年岁大了,你还是尽早让他带出个徒弟来,要不最多干上三两年,还得另外请人。”

    杨萱一一应着。

    叙过半日话,辛渔将包裹打开,“收拾祖屋寻出来一些纸笺,也不知几时存下的,足有二十余种样子,我每样挑出来十几张。我说你为何喜欢纸,却是随了祖上那位先人。这两块布也是旧年老样子,叫做篆文锦,别人留着没用,我寻思你喜欢,一道带了来。”

    杨萱讶然不已,“我在太平广记里读过,以为就是书上写写,没想到真的有”

    辛渔道“也是有些人从古书上看到仿着做的,但织这种布耗费人力财力,而且不好穿用,就只织出来十几匹。”

    杨萱抻开布头,见织物极为厚实,是好料子,但花纹太过密集,穿在身上就像穿了本经书,不由笑道“这个还真不好穿,只有寺里方丈才穿这种纹样。”

    辛渔莞尔,站起身,“我回去了,你舅母也在家中包饺子,回得迟了怕她着急。”

    杨萱随着起身,“三舅舅好生歇歇,正月里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