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春风得意皆美人(第1/3页)  江郎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夜色入梦,青台莲心。

    太虚宫正殿内,四方角落各摆着一尊余烟袅袅的香炉,造型古朴端正,隐有几分龙衔烛造型。

    殿内空荡,只有几张摆放整齐的桌椅,几套山泥做成的茶壶,还有一块伫立在大殿中央,上接房梁下接地面的古朴黑石。八百年前武当开山,至今掌教共有二十七位,名号道号以及接任卸任掌教年岁时间包括生辰,都详细记载在了这块足足要六七个成年人才能环抱的黑石上。

    其中最年长者,一百有三十七岁,接任掌教三十七年。

    最年轻者不过三十出头,似乎是意外殒命江湖之中,只是其中缘由不得而知。

    孙江郎缓步走上前,视线凝重,抬头望着这块巨大的黑色石碑。

    八百年武当岁月,也不过只是在黑石上留下了一行行的蝇头小楷,如冰山一角不值一提。

    “天地四方。”

    孙江郎缓缓抬起了手臂,将右手手指按在了那块石碑上。冰冷而又坚硬的黑石,像是一块散发着刺骨寒气的千年冰块,只是稍稍的触碰了一下,手臂便是没了知觉一样,瞬间麻木了起来。

    沉默收回了右臂的孙江郎面无表情,低头望着已是没了知觉的右手。他忽然蹲坐在地上,盘腿望着眼前这块黑石,反手将后背上两把短刀摘下,左手捧在了怀中。

    记得那年山下市集上,莫洪楼远远的望着自己,第一次破例下山。

    他说如果这辈子不能修出个所以然来,是没脸皮下山的。当初如果不是自己执拗,或许就不会抛下凡尘,就不会和家人就此断绝一切来往,一心只为了那虚无缥缈到根本不存在的道。

    “可惜了。”

    少年面色忽然变得惨白,一身精气神像是刹那间烟消云散。

    手指捂着呕出热血的嘴巴,可血丝还是顺着指缝不停的流下。体内气机缓慢而又晦涩的运转,玉府气海翻滚如炸裂般的少年痛苦的倒在了地上,五指深深嵌入了血肉里,嘴唇都是已经咬破,可他仍是咬着牙,不肯吭声。

    生怕是自己忍不住,就再也撑不住了。

    太虚宫殿外,登山小道上。

    有一双足赤裸,双瞳生金气的年轻道士,正一步一步的走到太虚宫殿外。

    他抬头望着入梦的夜色,听着风中传来的萧瑟声,年轻道士木讷着一张还算秀气的面孔,望着那漫天云海中忽然乍起的滔天气浪。

    “师傅。”

    这位名叫秦隐的年轻道士,脚步轻盈而又无声,缓慢的走到了莫洪楼的身旁,轻声喊到。

    老道士皱了皱眉头,刚想劝导这位弟子几句,后者却是摇了摇头,嗓音嘶哑说道。

    “师傅不必跟我说这些的,对我而言,他也不过是一身负气运的不幸之人罢了。”

    老道士莫洪楼无奈的摇了摇头,轻声叹气道。

    “武当山的武道当兴,你师傅我为了这四个字,的确是误打误撞了一辈子。这座江湖沉寂了太久,这座江湖里的人也活了太久,我时常在想,武道当兴,是不是真的当兴了?真武大帝八百年前创下武当一脉,所谓当兴又为何当兴?”

    年轻道士板着一张表情不变的面孔,忽然的开口道。

    “千年一撞钟,剑来听黄经。”

    莫洪楼忧心忡忡,回头望了一眼太虚宫。

    “你修的是无上天道,他修的也是无上天道。可你修的是入世,不问世事不问俗世,而他修的是出世,问尽江湖事,讲透江湖道理,才是他的道。”

    秦隐沉默不语的站在莫洪楼身旁。

    他回头望着殿内泛黄的灯光,以及那位少年模糊不清的背影,自打懂事开始,便是在山上修道的秦隐,曾被众位师兄师弟师叔师侄称赞是可肩抗武道当兴的那个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