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ppt比她做的更为精致,细节处理简直完美无缺,而ppt的内容只是讲诉了两组数据,没错,竹楼经历风风雨雨这么多年,学校派人修补的情况屈指可数,而那些修补费全部由社员自费承担,包括桌椅购置费。
而另一组数据,则是绿意文学社成员历年来在省会甚至全国获的奖项多少,每位学院上台领奖前,穿的都是印有绿意文学社的社服,正面为竹楼的水墨画和a大的英文全称,背面则是绿意文学社的字样。
播放最后,只有两行字,一行是绿意文学社这几十年来的修补经费数额,另一行则是学员宣传学校应该付多少广告费。
“如果汉服社执意要竞争竹楼,我们不介意让出来,毕竟校友间还是要以和为贵,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为竹楼付出这么多,修补的经费你们汉服社不介意出吧,而广告费,相信学生会会和学校领导反映,是不是?”左华不紧不慢地开口,会议室内一时静得出奇,唯有ppt的背影乐在循环播放。
司徒苗对社长大为佩服,如果不是站在台上,真想冲下去给他一个拥抱。
而补刀还未结束,左华微笑且“好心”地提示,“之前听汉服社代表发言说的十分精彩,我大为感动,不过有一点我不明白,你们也没有说到,宣传汉服和竹楼到底有什么关系?!”
刹那间,汉服社的四位代表们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赵静心有不甘地从坐位上站起来,不顾身边有人拽她的衣袖,直言道,“不就是钱吗,我们”
“请问‘在水一方’的竹楼是怎么回事?”
ppt竟然还没结束,大屏幕上,一个记者在对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提问,男人笑得如一尊弥勒佛,呵呵笑地回答:
“此次我校左谦获得全国代表性文学奖,引起文学界的关注,作为董事长我感到特别光荣,而左谦领奖时候衣服上的竹楼图案,是我们学校的一个特色建筑,专属于绿意文学社“
画面戛然而止,这显然截取的是新闻采访的一个片段,是二十前年董事长对竹楼做出的解释。
播放的时间掐得准确,正好是在对方要站起来反抗的时候使劲打脸,司徒苗不免为赵静捏一把同情的汗,社长真的是太可怕了。
学生会席位的总算有人发话,李蜀先是按流程把这次会议举办的意义说了一下,然后宣布,“经学生会一致考虑,绿意文学社事后必须提交竹楼继续使用的申请书,竹楼使用权方可奏效!”
按照董事长提倡a大学生自主自强的尿性,即便没有二十年前对竹楼的定义,李蜀也会猜到如果有学生提出要收广告宣传费,董事长肯定二话不说把钱给齐,还会夸赞对方有胆有谋,到头来只会是克扣学生会的资金,今天绿意文学社算是把学生会给一起威胁了。
所以本可直接宣布竹楼使用权归绿意文学社,但他偏偏多走个流程,写申请书累死他们。
如果司徒苗知道李蜀此时的心里活动,定会笑说一句“幼稚!”
打了个大胜仗,司徒苗乐不开支,赶紧地下台夸赞左华,左华却指着身侧的学霸说道,“这个ppt是他做的。”
“不,不,”学霸慌乱地摇头,不敢居功,“主意是左华想的!我照做而已。”
“好啦,别谦虚了,两位都是我社团的大人才。”司徒苗对着二位故作花痴的样子。
左华笑着摸司徒苗的头顶,但眼神飘至她的后方,“要打竹楼的心思,通过这次该长长记性了。”
司徒苗朝后方扭头,汉服社的人明显听出左华的嘲讽,一个个嫌丢人趁早离开了会议室,连赵静也不例外。
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司徒苗自告奋勇地对左华说,“社长,申请书交给我写吧。”
“我来之前写好了,在刚才我给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