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迁都(第1/2页)  妄想三国之我是刘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备这边暂且不提,单说刘备走后诸侯们在虎牢关内日夜笙歌,并没有继续进攻的,全然忘记了自己来此的目的。曹操看见这一幕多次请求进军,可都被袁绍以准备上不充足给拦了下来,联合军竟半月有余原地不前!

    然而洛阳都城的董卓还是坐不住了,洛阳城的两道门户——汜水关和虎牢关都丢了,现在的洛阳已经完全暴露在了联合军的面前,如果联合军进攻洛阳,洛阳失守,那一切就都完了。

    这吕布也靠不住,没想到居然被刘备这样的小人物给打败了。早知刘备有此等本领,真该留着卢植招揽他现在刘备恨我入骨,若是打进洛阳,这吕布也打不过他,那我岂不是董卓越想越怕,他急忙传唤李儒前来商讨对策。

    没过一会儿,李儒就来了。这李儒一身道士的打扮,他不光是董卓的智囊,还负责着董卓的占卜祭祀工作。董卓对李儒是非常信任的,因为李儒替董卓做过一件事,计划和实施毒死少帝刘辩的人,就是他!

    “文优(李儒的字),这联合军就在虎牢关,我每天都如鲠在喉,寝食不安啊!依你看,该为之奈何啊?”

    李儒听见董卓的话笑了笑,“太师勿忧,近日以来,太师岂不闻洛阳内传唱一童谣: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董卓听得一头雾水,“这是何意?”

    李儒见董卓发问,也不再卖关子了。他正色说道:“此童谣所言乃是迁都!‘西头一个汉’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道有常,天运合和。况且温候新败,士兵皆无战心,迁都长安,正是上策。”

    听完李儒的建议,董卓豁然开朗。“好!明日我便去见皇帝,上书迁都。”

    次日早朝,董卓谏言到:“东都洛阳气数已衰,龙气旺于长安,正应迁都。大臣应尽快收拾行装,我等不日起行!”听见董卓的话,献帝一百个不情愿,那长安衰败不堪,怎么比得上洛阳?“这”

    “嗯?皇上可有异议?”看见皇帝面有难色,董卓把眼一横。献帝咽了咽口水,又看了看边上“护卫”着自己的吕布,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董卓看献帝这等表现,洋洋自得之情溢于言表,然而董卓正得意之时,大臣中走出三人。

    这三位大臣分别是司徒杨彪c太尉黄琬c司徒荀爽。他们的意见一致,都说长安残破,迁都会让百姓流离失所,乃是取乱之道。

    董卓听完大声呵斥:“如今贼起,长安有崤函之险,正是抵御反贼之所。宫室等物,克日可办,有何忧哉?”

    “那这百姓”杨彪等人还不死心,想要继续劝说。

    “我忧天下,岂惜小民!”余怒未消的董卓将三人都贬为庶民,这一下,满朝文武没人再敢有任何意义。

    当日下午,李儒带着一位二十余岁的后生晚辈来到了洛阳的街上,跟在他们身后的是装备整齐的士兵。

    “文和,今日我带你来此所为何事?汝试言之。”这位后生同李儒不同,看起来很是和蔼,不过从两人的举止上看,两人一定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

    “是,老师。洛阳城内多富商,富商们家业大多在城中。太师意欲迁都,富商们一定不会同意的,这样一来便会对迁都造成阻力若如此的话,贾诩认为”贾诩微笑着分析老师李儒的提问,随即贾诩眼神开始变得阴冷,散发出比李儒还要危险的气息。

    “贾诩认为应该把他们全杀了!这样一可震慑文武百官,二可抄收富商家财充实军用!”说完,贾诩又恢复了刚才和蔼可亲的模样。老师心狠,学生的心也一样狠!

    李儒听后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我这黑暗兵法的奥义你掌握的很好!”李儒看着后面的士兵们。“贾诩说的你们都听见了,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