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寻道无门欲求佛 求佛无路径入魔(第1/2页)  洪荒东王护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洪荒大世界一切安好,祥和宁静,天道安享,如是无争。

    不说洪荒大世界的好,只说幡然醒悟的穆懿。

    为长生,为逍遥,为无数年后的相见,为了不至于相逢不相识,穆懿决定开始自己的修行之路。先不管穆懿一厢情愿的想法能不能达成,但是求道修行之心在他的心底萌芽,一发不可收拾。

    “这是什么玩意,一点读不懂,这让我如何修行?”穆懿纳闷了,神识中存在的修炼之法有三种:《阴阳交征赋》《魔魂化神经》《阳体》。刻在他神识中的这些东西,一听就是修炼之法,每一种,每一篇的经文,他都清楚的知道,但是,一个都看不懂,看不懂,怎么修炼?无从下手,不解其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穆懿从小就懂,“后世”的他熟读《三字经》,精读《道德经》,可以背诵《论语》《庄子》《法华经》。特别是《法华经》,这是翻译过来的佛家典籍,更是晦涩难懂,为了了解其义,穆懿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背会,还是无法全解其意,为此,他开始读《金刚经》《般若经》《华严经》。甚至在小说中听到《九阳神功》,他还特意去读《楞伽经》。只为自己可以稍稍理解一下佛家的“一切如是法,人人皆成佛”!

    “既然不懂其意,无法修行,那就只能从自己懂的地方入手了。”穆懿这样想着,“可是《道德经》《法华经》也没有得道成佛的法门啊?”

    “不管有没有,先试试吧,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佛家讲究的顿悟,我的思想境界没有达到那种地步吧?肯定没有,那就只能修道了,我所知道的道家代表人物就是‘老庄’了,那就只能从《道德经》和《庄子》里面寻找法门了,寻道之路多艰啊!”

    “我所熟知的道家经文就只有《道德经》,《庄子》《阴符》《素书》这三个不知道算不算,不管了,病急乱投医,只能先试试了。”

    穆懿没有办法,只能从“道经”中求法寻道,他先仔细回顾《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但是穆懿一字一句,咬文爵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穆懿从头到尾,翻来覆去,把《道德经》解析了一遍又一遍,可是他感觉没用。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

    先是《阴符》,接着《庄子》,最后是《素书》,还有一些他所知道的零散的道文典籍,穆懿咬文嚼字,字斟句酌,一字一句推敲琢磨,还是觉得“不得法”。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穆懿仰天长叹,“寻道无门,那就求佛吧,愿吾道可成。”

    穆懿不死心,他也不能死心,命运多舛,生死未卜,他必须“求法,得法,修法”,不管是什么法。

    于是,他开始专研《法华经》,期望自己可以一朝顿悟,立地成佛。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