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惊涛浪(第1/4页)  四海归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军压境,战事已临。

    苏尧伤势未经处理,便整顿将士准备迎敌,从营中所带五十名将士,目前尚存半数,皆身负重伤。苏尧命其与世子负伤部下一并休整。其余将士悉数待令。

    待到诸事已毕,莫初云闻言,苏尧竟命千名将士卫护世子。莫初云沉声道:

    “此事不妥,本王要亲自帅兵讨燕赵贼逆,怎能畏首畏尾留于此处!前方将士浴血奋战,而此处牵动如此多兵力只为保一人性命,为本王平生所不耻也。本王宁可战死疆场,也断不会坐享太平。”

    苏尧排兵布阵已毕,众将士皆劝阻世子。其中有一近侍跟随莫初云多年,素晓莫初云心性,知当下无人能劝得住世子,对当年世子与苏小将军渊源略知一二,便想着唯有苏尧或可一试,不由急道:

    “世子,使不得!苏小将军,你快劝劝世子,这燕赵数万大军乌泱泱聚集崖壁之下,眼看战事将起,万万不可让世子以身犯险,置于险境。”

    苏尧命众将士先往,莫初云已令侍从牵了战马来,苏尧看了一眼侍从,道:

    “既然世子愿往,你我如何拦得。勉力而战,保护好你家主子。”

    苏尧言毕转身将出,待到了营地将歇尽头处,原地站定,望向远方燕赵大军,道:

    “世子有此心,三军虽死无憾。只是若世子有一二闪失,大齐将士此番血战,又是为何?况且边陲未收复之失地,世子竟不想来日亲眼一看么。”

    苏尧已离了营地,莫初云立在原地,半晌未动。须臾,身旁近侍听见世子下令,字字坚决,不容置喙:

    “泽毓,与本王同去幽微峰观战。”

    临沂郡东,问天崖。

    燕赵大军已成合围之势,公孙逸率众行于崖底,见此崖雄浑高耸,陡峭盘旋。心道这齐国世子有几分谋略,退守于此处。

    此地易守难攻,虽被围困,但燕赵大军倘若要拿下此地,活捉齐世子,却也还需加以筹谋,不可仓促起事。否则不免会折损将士,费几番周折。

    苏尧应是来了此处,不过仅凭其手下几十将士,加之齐国世子手中不足万数的残兵败将,纵是智计无双,也难敌燕赵几十万英勇善战的铁骑大军。

    更何况先前已领教了苏尧的手段,不过是些障眼法,以机巧用兵行事,终不长久,只是一时之利;久之必贻误军机,葬送三军。

    且苏尧行事优柔,遇敌首而不除,可见其不智。今日便是其魂归之期。

    只是与之 交过手 的燕赵将士所传,齐国苏小将军用兵神出鬼没,智计无双。难道竟是为推脱战败而所矫饰的虚言不成?

    可燕赵将士俱是英勇之辈,不屑于如此手段,胜败皆是坦荡。故而对苏尧仍不可掉以轻心。

    “公孙将军,三军待发,只待一声令下便可攻战。只是前方先锋回禀,前路坦荡得很,仍不曾见齐军一兵半卒。”

    公孙逸疑虑顿生:此时已进入齐军所退守之腹地,齐军虽元气大伤,但不该如此疏于防范。现自己亲率十几万燕赵大军长  驱  直  入   ,如  入  无人之境,反而令人起疑。

    公孙逸抬首望向问天崖,愈见其雄浑陡峭。公孙逸见崖顶有孤雁盘旋,鸣啼阵阵,却久久不落。公孙逸心道不好,疾声下令道:

    “速撤离此地,齐军有埋伏!”

    话音未落,便见崖顶有无数巨石滚落,各各皆有百斤之重,加之问天崖如天堑陡峭,燕赵大军避闪不及,数名士兵立时丧命,铁骑营中精悍将士亦纷纷落下马来。

    巨石接踵而来,十几名新入伍的士兵慌作一团,眼看便要丧命于此,公孙逸夺过一柄长柄铁枪,生生挑起巨石,喝令道:

    “速返营地!”

    只是眼下大军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