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孑然往(第1/3页)  四海归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日之期已至,是日天朗气清,明王与群臣皆至。燕赵使节拜别,整顿车马,便是将返。

    礼乐起,十里笙箫。和亲之人已端坐车马内,窗畔幔帐层叠,不得见其容。

    世子与明王携往,正与使节言语,却见太傅立于群臣间,俯首行礼。

    太傅已是花甲之年,本可得子女承欢膝下,诸多照料。如今长子于边陲浴血奋战,长女亦将远嫁,无有归期。

    莫初云不忍再看,转身望去,见远处青山有人影,是两个少年模样,各牵一马,遥遥望向此间。

    年长那人神色冷峻,一手搭在年幼之人肩头,似在宽慰。那年幼之人目光牢牢望向车马,满面不舍。

    莫初云不由心下一滞:从前往苏宅请教太傅经纶时,常见苏尧伴次弟读书,因其幼弟稚龄,更是时时抱于怀中。非但苏然对长姐黏得紧,便是年长些的次弟,亦苏尧常随左右。

    如今长姐将别,二人因年浅,未入朝堂,只得远远送别。

    思遥沉稳更胜从前,长兄在外守土卫疆,家中诸事便多倚这年少之人照拂。

    然儿已是少年模样,眉眼有三分似苏尧,本不复幼时顽闹,颇有凛然之气。此时却泫然欲泣,令人更是伤怀。

    已是将行之时,公孙逸行礼拜别,道:

    “有劳明王相送,小臣这便回返,将圣意奏与赵王。我主必感念明王仁德,两国世代交好,战事永息,福泽百姓。”

    明王目光如剑,缓缓道:

    “路途遥远,将军多保重。齐赵之睦,亦是本王之愿。齐国向来不尚兵戈,不好夺人之地,至于世代百年,还待赵王之意行。”

    公孙逸拱手,肃然道:“明王之言,小臣谨记。明王保重,就此别过。”

    礼乐声复起,车马缓缓行于道,莫初云见卿涵立于一旁,望向远处,久久不语。卿涵若有所觉,转身回望,两人相顾无言。良久,莫初云道:

    “大婚在即,公子虽已有佳人在侧,然阿璃与云窈自幼亲厚,想来阿璃亦会欢喜多一姐妹作伴。幼妹向来略有些骄纵,往后便嘱托于尔,还望公子多多包涵。”

    卿涵行礼恭谨道:“公主位分尊贵,得明王赐婚实是微臣之幸,定诸事恭敬照拂,护公主周全。且阿璃与公主俱是王室亲眷血脉,向来亲近,平日常与微臣提及从前与公主情谊,如今自是欢喜不尽。

    卿涵复行礼,平静道:“微臣亦恭贺世子,迎娶佳人。听闻左相之女有沉鱼落雁之貌,自幼教习宫中礼仪,娴静端庄,贤良淑德。微臣先行向世子道贺。”

    若不提及,彼此尚可寒暄一番。然而终是绕不过,一身所负,非只一氏之荣辱,更关乎一族祸福生死,不可谓不是性命攸关 。

    眼见朝堂之上赵国谋c明王召,却不曾进言相保。十几年前亦如是,从来只得堪堪望着。

    莫初云与卿涵行礼别过,复归明王身侧。卿涵亦退回群臣中。

    燕赵车马渐行渐远,终已隐没于沿路成荫垂柳之尽头处。

    身旁之人见莫初云望而不语,便折了一枝,递与莫初云:

    “世子,有道是烟柳画桥,景无胜此。这些碧绿枝条,可否容微臣携一枝带于宫中?”

    莫初云点头应允。待明王与群臣回返,身旁近侍将行退下时,莫初云开口道:

    “泽毓,不必如此。树之不存,徒留枝条何益?且留其于此地罢。”

    身旁之人微怔,随即允令退下。

    泽毓跟随莫初云已久,素知其所思所想。原是替世子全其残念,折柳是为不舍。

    只是此行无可阻,终难留。空留一枝,殊不知苍翠已尽芳菲逝,再无相见时。

    明王下诏与赵国联姻后,曾夜召莫初云,明王甚少如此,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