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5.与子同舟再顾迷津渡,还君双剑相逢泯恩仇10(第1/2页)  [神雕侠侣]雕龙事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想来这也是近两百年前的一些江湖故事了,纵然如中神通、东邪这样的博闻之人也未必全然知晓,也就是老衲出生不算太晚,而我大理国的国君又都高寿,因而侥幸偷得几年光阴在我那年愈百岁的祖父膝下承欢,这才从他口中听得了这些尘封之事。

    “我大理国与佛亲善,好几任国君都有佛缘,禅位出家。我祖父段誉是在位最长时间的一位皇帝,庙号宪宗,治理朝政可谓殚精竭虑,晚年却因为诸子内争,且天灾频降,心力交瘁,退位让贤,在天龙寺做了一位僧人。老衲当时不过是个极不受父王宠爱的三四岁的稚子,母妃去世之后便将老衲送由天龙寺的师父代为照看。几次寺内遇见祖父,他都是一副寻常老僧的样子,与俗世早已无差别心。他见到我左右无人,便常将我带在身边。我祖父当时已经走到他的最后几年,想来年迈之人,总会回想些昔年美好的事情来遣怀。他时常在天龙寺后院的天井打坐,兴致来了便也会与我说说话,说的大都是他年轻时候在中原游历的风头事。

    “大抵也就是大宋哲宗年间的时候,我祖父还没当上大理国的皇帝,正是绿发轻俊的年纪,行走江湖,呼朋唤友,倒是在中原闯荡出了些名声。其中有两位与他最为交好的结义兄长,俱是当时名震天下的青年才俊,其中一位想必两位长老听说过,便是你丐帮第十三代帮主萧峰。此人本是个为汉人收养的契丹人,未知身世的时候做了丐帮的帮主,武功在当时可谓所向披靡,未有败绩,后来他辗转离开中原成为辽国的南院大王,却始终行的是大忠大义之事,为了阻止辽帝耶律洪基发兵攻宋,自尽于雁门关前。

    “至于我祖父的另一位结义兄长,便是这九阴真经里提到的灵鹫峰的主人虚竹先生,此人亦是逍遥派、天山派的掌门人。说来这位虚竹先生与你丐帮仍有些机缘,你们帮中代代相传的‘降龙十八掌’,原本是有‘二十八掌’,萧帮主删繁就简去了其中十掌,临终前托付给了这位先生,让他传与后来的丐帮帮主。丐帮第十四代帮主当年和萧帮主一并死于雁门关,后面十五、十六代帮主也都英年早逝,未得前人真传,直到第十七代钱帮主从故人那里得到那套修订过的‘降龙十八掌’,这才重振了丐帮的士气,这位‘故人’,便是虚竹先生。算来算去,这钱帮主与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差不多是一代人,那么真经总纲里提到的那位自称是灵鹫峰来的光头道人,便是这位灵鹫峰主人了。本来灵鹫峰远在西域天山,位置缥缈难定,虚竹先生幽居峰顶,鲜少履土中原,他那一次来中原,为的是将这丐帮武功交给钱老帮主,想来在旅途中巧遇黄裳,便点拨了他几句。事了之后这位先生造访了大理国当时还未退位的祖父。当年羊苴咩城摆了三天的筵席,史官事簿上亦曾有记载。这便是这位虚竹先生最后一次来中原的情景。之后逍遥派和灵鹫峰便杳无音信,久而久之,便被中原人淡忘。

    “草堂寺阿含师父说经文牵强附会,里头那位光头老道是黄裳抄袭僧人故事的铁证,这个老衲却不敢苟同。据我祖父所言,虚竹先生本来是少林寺的出身,机缘巧合才做了这灵鹫宫的主人,虽练的是道教的功夫,却也毕生潜修佛法,是一位道行极深的在家居士,他幼年便在佛门剃度,纵然后来离开少林,一生也未曾蓄发。真经描述的光头道人,正是这位先生最显著的特征。

    “九阴真经既然是从逍遥派的口诀发衍而来,其内理想必也是相通的。老衲记得祖父曾讲,虚竹先生本是因他机缘巧合破了逍遥派掌门人的珍珑棋局,才得了恩师的慧眼,得传神功。虚竹先生当时不过是少林中微不足道的一名小和尚,武学根基极其浅薄,逍遥派的恩师将自己七十年修炼的北冥神功都注入他的体内。这北冥神功,便是逍遥派顶级心法,门内诸多武功,均是万变不离其宗。黄裳得的那几句口诀,想必是虚竹先生多年练功心得,由此几句话,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