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没等叶秋去王静,他已经和堂弟一起跑到叶秋家来了,一进门就大呼小叫的喊到:“秋哥,快点快点,我们啥时候去电黄鳝啊?”
叶秋看见这个小胖子跑得额头汗都出来了,又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闹钟,笑道:“现在才6点半,你急什么,等天黑了下来,我们就出去。”
盛夏的7月,白天很长,一般7点左右天才开始慢慢黑下来。
叶秋不等王静多说什么,让王静带着小宏一起去堂屋看电视。叶秋家的电视是熊猫牌的,就是那种肚子很大,屏膜只有14寸,还是叶秋父母结婚时候买的,十多年了,一点事也没有,居然还能放。
爷爷坐在堂屋门口,正在抽着烟锅,咋吧了一下嘴,对在堂屋里头,膝盖上端着一个针线箩的奶奶说到:“明天我去帮三儿屋头晒一下谷子,三儿不在家,碧仙(三嬢名字叫沈碧仙)一个人,忙不过来。”
奶奶带着一只老花镜,正就着昏黄的灯光缝补着一件衣服,闻言抬手把垂到额头的一缕头发拢到耳后,说到:“你去帮下也行,就怕帮了老三,不帮老二,他屋头的人又要说。”
爷爷听到奶奶这句话,把烟锅在门槛上敲了敲,正想说话,看见叶秋他们进屋了,停顿了一下,又气呼呼的说到:“我愿意帮哪个就帮哪个,算了,我去街上转一下。”说完转身,背着手就出门了。
叶秋见到,喊了一声:“爷爷,你好生点,天黑。”
爷爷头也没回,抬起右手挥了挥,示意自己知道了。
叶秋只好转过头问奶奶:“爷爷怎么了,他生什么气啊?”
奶奶放下手里的针,说到:“大人的事情,你小孩子问啥子,莫多问。”然后招呼王静说到:“王二娃来了啊,你找小秋啊,你们看电视。”说着放下针线箩,从放在墙角椅子上的筐里面,捧出一捧李子递给王静。
“来来来,吃李子,王二娃,你们几个好生耍,听到没得。”
王静结果奶奶递过来的李子,先往嘴里塞了一个,核都没吐出来,含含糊糊的说到:“叶奶奶,你放心,我们不会乱来。”
堂弟见到吃的,就像见到什么一样,嘴里塞一个,两只小手还一只手抓两个。(没办法,人小手小,只能抓两个。)
叶秋见到他们两个这个样子,也知道这没什么好笑的,那时候的农村孩子哪里有什么零花钱啊,大人们都把钱看得很紧,小孩子是饿不着,冻不到就好,零食就算了吧。
叶秋也往嘴里塞了一个李子,嚼了两下,一股苦味道,然后就是涩口,是那种农村野生的苦李子,赶紧两下吞了下去,没有再拿,就看见王静和堂弟两人在那里你吃了一个,我非要吃两个的样子。
奶奶笑呵呵的坐回椅子上,继续补衣服,叶秋看见那是爷爷的一件衣服,奶奶把衣服翻过来,叶秋看见手肘和胸口都已经打过了补丁,奶奶正在补袖口。
叶秋吸了口气,又慢慢的吐了出来,自己回来了,时间还长,以后生活会变好的。
打开电视,王静和小宏两个人坐在椅子上。这个电视太老了,只能收到中央台和川省卫视两个频道,叶秋看看时间,快7点了,调到了中央台,准备收看新闻联播。
现在自己了解外界的渠道就剩下这个了,不像后世,什么电脑,手机,ipad ,pc端到移动端,电话,短信,人们经受各种信息的轰炸,世界这头发生的事情,3分钟以后,另一头的人们也就知道了,信息在飞速传播。
“观众朋友,你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联播,我是”
听着字正腔圆的播音员说出的声音,叶秋思维又开始发散了。
以前自己在网上看到过其他人吐槽新闻联播:“前十分钟,领导很忙,中间十分钟,人民生活过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