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自己此去福州,恐怕凶多吉少,未免年幼的女儿孤苦无依,在三日之后的清晨,天色还未明朗之时,趁着神霄派里的人还在熟睡,他将苏清池放在大殿三清塑像面前的香案上,并留书一封,之后悄然离去。到了福州未满一年,苏维便郁郁而终。
早起做饭的周豫泰发现了香案上的苏清池,当即吓得不知所措,又看见了旁边的书信,封面写着神霄万寿宫住持李若愚仙长亲启,落款是苏维,周豫泰不敢拆开,便抱起苏清池,拿起书信,跑去禀告师父李若愚。
信上的内容大意是请李若愚看在苏维曾主持整修神霄万寿宫的份上,收苏清池为徒。李若愚读完了信,看着怀里尚在襁褓中的苏清池,不由得叹了口气,对站在自己面前茫然不已的周豫泰说:“以后,她就是你小师妹了。”
这时的苏清池还不懂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是神霄派的弟子了。她只是好奇地看着李若愚,一双大眼睛里亮晶晶的,忽然咿咿呀呀地笑了一声,伸手抓住李若愚下巴上长长的胡须。
没过多久,苏清池就会走路了,经常打破香炉或是爬到神像上去玩,李若愚本来就是个和蔼的性子,见苏清池聪明伶俐,更加不忍心责罚,便和大徒弟二徒弟轮番跟着苏清池屁股后面跑,生怕又打烂神霄派里什么东西。苏清池怕生,只在他们三人面前顽皮,只要有游人到山上来敬香时,她就会躲进忘玄楼里不出来。后来苏清池大了,还喜欢往忘玄楼里跑,李若愚索性让她住在忘玄楼里。
苏清池七岁那年,李若愚收下了第四个徒弟吕文昭。
吕文昭本是满腹经纶的穷书生,半点武功也不会。那时,二十岁的吕文昭上京赶考,途经神霄派,便慕名上山游览,见了这座飞阁流丹的神霄万寿宫,只觉得步入了仙境,等他到了登宵楼前,看见了匾额上当年李灵素手书的“归云驻鹤”四个大字,一下竟呆住了,连路也走不动。
吕文昭将这四字凝视了三天三夜,不知饥渴疲倦,不知昼夜更替,直到一直麻雀停在他肩膀上,才将他惊醒。那时候正是清晨,神霄万寿宫笼罩在白茫茫的晨雾中。吕文昭茫然四顾,又看向匾额上“归云驻鹤”那四个字,忽然悟了,心中再不去想什么四书五经,什么功名利禄,他只觉得俗世一切都是虚妄,比起上京赶考,不如在这神霄万寿宫里,做个清心寡欲的道士来得自在。
吕文昭在登宵楼前站了三天三夜,李若愚自然是看见了的。他说吕文昭有道缘,便吩咐弟子们不要去打扰吕文昭,任由其望着那块牌匾出神。当吕文昭惊醒后要拜他为师时,他问了吕文昭一句话:“你在那四个字里看到了什么?”
吕文昭苦思片刻,蓦然说道:“我看见自九霄而来的剑气。”
李若愚点点头,收下了这个徒弟。虽然吕文昭这时二十岁,但因为入门晚,仍要称七岁的苏清池为师姐。对此,吕文昭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倒是年幼的苏清池觉得很奇怪。该开始的时候,吕文昭只要一叫师姐,苏清池准会一下子跑得老远。后来叫得多了,苏清池也渐渐习惯了,就不跑了。
因为吕文昭学问好,师父李若愚便派他去打理藏书阁,教苏清池认字读书的事也一并交给了他,闲暇时,他还会在大殿门口摆个小摊子,给上山的游人算卦解签。
吕文昭的悟性极好,拜入神霄派的第五个年头便已将凌霄决练到了第六层,但是他只练心法,舞刀弄剑一概不会,拳脚功夫半点不通,一身真气充沛得紧,却不知道怎么用。师父李若愚每每问及此事,他便说没找到心仪的功夫,索性不练。李若愚性子十分随和,觉得各人有各人的机缘,既然吕文昭练功夫的机缘未到,又何必强求,于是也不管了
到了陈一宁拜入神霄派时,已是吕文昭到神霄派的第八个年头了。而苏清池已经十五岁,长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眉眼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