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第十五章(第1/2页)  玩古琐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十三

    (接上回)玩上古玩后,我就有了个习惯,就是买到小玩意儿喜欢拿在手里把玩,玩着看着。买了小印章,和摊主又聊几句,把玩着小印章,接着去逛摊,逛到一个古玩店门口,和开店的老大哥打个招呼,老大哥问:买着啥没?玩古玩的在市场上遇到,一般不问:吃了吗?而是问:买着啥没?这可能是古玩行的特色之一。我把小印章递给他,说:就买这一个小玩意儿。他接在手里,仔细看看,说:好东西。说起这个老大哥,在咱们市古玩圈里可是个传奇人物,他老家在玉雕之乡镇平,小时家穷,小学没毕业就跟着大人到砖场拓砖坯,那可是个力气活。大了一些,赶上改革开放,他有亲戚在乡下收老物件,然后去外地摆摊卖,他就跟着人家,收收卖卖,尝到了甜头。那时候,咱这儿没几个人玩收藏,他就在本地收,拿到北京卖,就是在这个时期,他完成了原始积累。而且在这个时期,他练出一副好眼力。有朋友可能会说:别扯了,小学没毕业能懂古玩?您问的好!那时候人们刚能吃饱饭,没有一点收藏意识,祖上留下来的东西都不当回事,有人买,给俩钱就卖,而且没假货,真的还没人要,谁去做假?到后来假货出来了,因为他真东西看的多,就能分辨出假货,那时假货做的粗糙,较好辨别。我第一次见他,是十八年前,那时所谓的古玩市场在商场天桥下面,应该是个小型的跳蚤市场。周日,农村人拿着老物件到那里卖,我那时啥也不懂,瞎转悠,偶尔会花一块两块的买两个铜钱。老大哥从来不往人堆里挤,也不怎么和人说话,就在旁边看,很孤傲的样子。那时根本想不到,我们能成为好朋友,好哥们儿。后来他开了店,经常找他帮我掌眼,曾在他那买到非常珍稀的东西且很便宜。我们虽然兄弟相称,严格说他是我市场上实战的老师。他说好的东西一般差不了。中午一藏友邀请吃饭,饭店光线较暗,包间里开着灯,等着上菜的间隙,又拿出小印章把玩,对着日光灯细看,黄澄澄中有些透光,用手指在章后面晃晃,隐约看到影子,“冻石!”马上调动大脑里储存的知识,黄色冻石出在哪里?有那些品种?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田黄石”?我把想法对在坐的藏友讲了,几位藏友轮流细看,一致认为东西是老的无疑,但是不是田黄,都没见过,不好肯定。

    十四

    (接上)因为幸福来的太突然,不敢相信天上掉下这么大的馅饼,而且还砸在了我头上。后来,为了弄明白这枚小印章的材质,我特意去趟省城,请省城大河鉴宝的几位专家老师鉴定,几位老师鉴定结果一致:是枚老的田黄印章。这是我玩古以来捡的第一个大漏,就是这个大漏,让我在玩古的路上继续前行。

    现在这个时代,人们的心态比较浮躁,在古玩行更加突出,再加上一些不负责任媒体的误导,为了吸引观众眼球,编排出很多玩古玩捡大漏,一夜暴富的故事,让人们去联想翩翩。漏,不是那么容易捡的,没有基本判断新老的知识,最终是被别人捡了你的漏(花钱买赝品)。我是幸运的,幸运的是我有两个好老师,一位是我前面说的教我市场实战的老大哥,还有一位是领我入门的体制内退休老教授。老教授一辈子考古,做研究工作,退休后闲着没事就逛古玩市场。不怎么买,就是看,偶尔买几个铜钱。因为他名气大,那些开店的老板,还有些铲铲,弄不明白的东西都请他看。老先生有个绝招,有人请他看铜镜,他把手背在后面接着铜镜,不用眼看,只用手摸,能断出是汉代、唐代、宋代哪个时期的,我亲眼见过,老先生说这叫“闭目断代”,牛吧!听古玩商说,老先生看过说对的东西就能卖上价,老先生摇头的东西就不敢喊高价。可见老先生在这一行中的地位。通过别人介绍,认识了老先生,老先生对我很好,没事就叫我一起逛古玩店,逛古玩市场。我第一次下乡收货就是老先生带我去的。那天接到老先生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