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十一 受御旨弘景救玉奴(第1/2页)  九天拾遗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句曲山,相传西汉景帝时,有茅盈c茅固c茅衷三兄弟在此修炼,并悬壶济世,为民治病,后于此山得道成仙。后人为纪念他们,遂将句曲山改称三茅山,简称茅山。

    茅山积金峰,此时正值初夏时分,满山绿树成荫,葱茏一片。山顶一棵参天古松下盘坐着两个人正在对弈。

    左首一中年男子身穿布衣,微瘦,眉目清秀,双耳垂肩,此时正捻着一粒黑子蹙眉沉思。右首一位年龄稍长的白衣男子生的容颜极美,鼻若悬胆,面若冠玉,一付出尘脱俗的模样,更为出奇的是他的腰身极为纤细,如女子一般。此时,他正看着对面男子微微一笑道:“陶师弟,看你一副心神不定的样子,莫非有什么心事?”

    “唉不瞒沈师兄,不知为何,这几日总是觉得心烦意乱,敢情是有事要发生啊!”布衣男子说完,放下棋子起身看向远方。

    原来,那布衣男子正是辞官隐居的陶弘景,而那美貌男子则是“竟陵八友”之一的沈约。二人同拜于茅山上清派第八任宗师孙游岳门下。

    孙游岳门下弟子百人,沈约虽早于陶弘景入门但和别人一样,只是外门弟子,而且他还在朝为官,只是偶尔回宗门游山玩水。

    而不知为何,陶弘景从上山之日便深得孙游岳器重,不但定为唯一的内门弟子,还把宗门宝物皆尽授予。一时间,惹得众同门纷纷腹诽。平日里一有机会就刁难甚至排挤陶弘景。好在他性情温和敦厚,只是默默忍受,从未在师尊面前有过怨言。孙游岳看着这一切,并不作声。只是出门远游的时候便把管理职务交给他。

    唯一的例外就是沈约,每每有同门欺凌陶弘景的时候,他就挺身而出反击斥责。所以同门之中,他二人关系最好。只是沈约后来官务繁忙,在山的日子越来越少。

    而陶弘景在师尊的竭力培养下,表现非凡,几年之后便远远超越众人。众人见此也渐渐心服,把他当作下任宗主的人选。

    正当二人信步走到崖边观望远处时,一阵杂乱的马蹄声从山下传来。只见山下小路上急速奔来一小队骑兵。骑马的武士身穿黑衣黑袍,胸前亮晶晶的锈着一把黄色大刀,正是“御刀”人马。不一会儿工夫,便绕到二人附近。

    为首一黑衣人跳下马背,疾步走到二人面前报拳朗声道:“敢问是陶弘景陶先生在此吗?”陶弘景见此也微微抱拳道:“正是在下。”

    黑衣人闻言便从怀中取出一卷圣旨,喊了声:“圣旨到”见二人下跪接旨便打开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令茅山上清派陶弘景即刻进宫救治潘贵妃,不得有误,钦此”

    陶弘景上前接旨谢恩,回头朝着沈约一脸苦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想隐也不成啊”说罢就此道别。然后他转身回居所取好行李物品,安排好宗门之事,便随着“御刀”下山去了。

    茅山离都城建康并不太远,众人快马加鞭于当日深夜便赶到了皇宫。萧宝卷早已在门外徘徊等候多时。他见陶弘景下马便急急的迎过去握起双手,“陶陶先生,快请,快快救救朕的爱妃罢”说完不等回话便拉着陶弘景进了宫门,直奔潘玉奴下榻之处。

    陶弘景随他进了房内,只见床上奄奄一息的趴着一人,满背疮痍,污血和黄脓混在一起,甚是瘆人。床边围着一群御医团团乱转。他疑惑着对旁边那些御医道:“这就奇了,区区烧伤,各位都无法施救吗?”

    这时一位御医回道:“陶先生有所不知,换作平日,宫内的烧伤药膏一用就灵,谁知现在竟一点也不管用,在下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是何故啊”

    弘景闻言凑到床前,仔细观察,一会儿便发现了端倪。心道:“原来是被异火烧伤,中了火毒,难道碰上了妖孽?”救人事急,想到这儿他心中已有救治之法,便不再多想。他回头对萧宝卷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