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荒地(第1/2页)  农家医女养成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曾氏一边摘菜一边讲着这块地的来历:

    “我们村现在是我们家和芸芸家住在村子的最外头,但原来是春生家住在村子的最外头。

    在你们曾祖父辈年轻的时候,从春生家过来,一直到茶山,包括芸芸家和我们家,这一大片地都是荒地。

    你们曾祖父母成亲后的三年年成不好,天灾,日子很不好过。

    第一年,开始也只是那几户穷苦人家卖孩子和卖身,慢慢的,有余粮的人家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第二年,那些有余粮的人家开始卖地换钱去买粮看病,富裕一点的人家也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第三年,富裕一点的人家存粮也吃光了开始卖地换粮钱,那些起初买了地的人家也到了要卖地的地步。

    良田从五六两银子一亩跌到三四银子一亩,薄田和良地从四五两银子一亩跌到二三两银子一亩,这么便宜的地却还是只有大户人家能买得起。

    没了地去哪里找饭吃?那些卖了地的人家就想着去开荒,可开荒可以,一亩荒地官府要收五百钱到一两银子,不给钱就拿不到地契,拿不到地契开了也给你收了。

    如此一来,虽然荒地也更便宜了,同样和三年前一二两银子一亩的时候没什么区别,买得起的人看不上,看得上的人买不起

    无主的荒地和荒山谁都可以去砍柴c割茅草c扯猪草c打猎,就是不可以开荒,有人夜里偷偷跑去开荒,结果被人告状,官府抓了开荒的人痛打一顿,也就没人敢去了。

    有几户人家实在扛不住了,就悄悄搬走了,当时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也不知道是生是死,过了几年才知道他们进山了。

    当时流离失所的人可不是一两户,官府哪管的了那么多,能不乱就不错了。

    就在大家吃树根和米糠团的时候,那几个去外县和州郡做生意的人携家带口回来了,说是外面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乱了,他们听说有些地方已经打起来了,很害怕,加上也不晓得这仗要打多久,就回来了,保命要紧,因为要常住,这些人回来后就开始买地c建房c种地,成了村里的新贵。

    春生的老祖父和你们老祖父年龄相差不大,又是堂兄弟,两人感情好,连带着春生的曾祖父c曾叔祖父和你们的曾祖父c曾叔祖父感情也很好。

    好在那三年里,只有春生祖父一个人是小孩,家里的长辈都健在,又没有病人,都能出去干活。

    当时是这样的度过难关的:

    家里四位长辈,你们和春生的老祖父看着家里的几亩地,老祖母在家做家务。

    八个青年,四个男人每天不是一起去山背打猎c寻药草c挖树根,就是一起去大江里捞鱼;四个妇人也一样,不是结伴出去寻野菜c割茅草c砍柴,就是结伴去山里的小河c水沟里寻鱼虾c田螺和螃蟹。

    就这样,两家不仅有饭吃,还不用卖地,甚至连积蓄都没有花,当然,这也是要感谢老天爷的眷顾。

    家里有积蓄,地又便宜,看着别人家买地哪能不心动?

    因为要买地,长辈们就把家里的积蓄分了,田c土c房长辈们留着,暂时不分,等百年之后再分。

    四对年轻的夫妻自己赚的钱自己留着,谁买的地就是谁的,想要钱和地自己去挣,不要眼红别人的,也不要盯着长辈的。

    春生的曾祖父和曾叔祖父一家分了七两银子,加上他们自己的钱,一家有十两银子。你们的曾祖父和曾叔祖父一家分了五两,加上自己存的,也有九两。

    银子存起来艰难,花起来却很容易,各家拿出所有的积蓄也就只够买良田三亩,当然舍不得,最后,大家觉得荒地也不错,可以买十多亩,又不用缴税,耕种个几十年也是良地了,自己辛苦点,以后子孙后代就不用这么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