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 新任康达书记(第1/2页)  大学生村官十年扶贫笔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次全镇干部大会上任免刘国梁同志为县renda副主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强宣读了任免文件,陈强在任免文章中强调刘国梁同志这一生坚守在最偏僻的乡镇,年轻时期是一名王家镇下乡的知识青年,参加工作后毅然选择留在了王家镇,从改革开放时期到社会经济发展时期,他任劳任怨,带领全镇15个行政村上山种树,种草,种果树,桃树,发展养殖业,使王家镇群众有了牛,有了毛驴,有了猪,有了鸡,这一切归功于他的亲劳亲为……

    谢小东听着刘国梁的事迹内心感慨,只是现在外边的世界变化太快了,这种贫富差距,使得王家镇更加落后了,即便曾经有人这么的付出,还是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乡镇落后的面貌。

    接着组织部副部长宣读了新任免的干部,新来的领导叫康达,年龄35岁,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具有铁腕手段的干部,他以前在江北市的东边的沙榆县的城关镇任职shuji,从全国百强县的沙榆县调任国家级贫困县的大米县的王家镇,这肯定是职位下降了,因为沙榆县下面一个乡镇的财政收入就是几个亿,而大米线全县的财政收入只有一千万。

    陈强副部长介绍完之后,让在坐的镇干部吃惊了,大家都没有想到会有这种操作。

    接着康达书记讲话了,他首先感谢组织对自己的培养,接下来他说的话,让全镇干部颤抖了。

    他语言异常的强烈,如刀一般的甩出话来:“同志们,如果王家镇一天不脱贫,我康达就永远不离开,如果哪位干部不想在我手下干活,就请现在举手……”

    康达书记一番血气刚硬的讲话,仿佛让整个镇子都清净了,下面无论是老干部还是新干部听着都有些颤抖,这是天要改变的节奏……

    谢小东一直坐在下面听着,句句如刀,让人恨不得现在就下村子里开始搞工作。

    康达书记一直讲到中午11点,本来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强宣读完任免文件,刘国梁发言告别王家镇,康达书记简单的就职发言就完毕,没想到康达书记从衬衫右侧口袋中拿出一叠稿子,一直讲到一早上,但是镇上的干部始终睁大了眼睛听着,丝毫有不敢睡意。

    在最后,会议就要结束的时候,康达书记突然把谢小东叫了起来:“就你……我看镇上的面孔中最你年轻,你谈谈现在乡镇的重点工作是啥?”

    谢小东慌忙之中被叫,一时间被提问,紧张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种稚嫩很显然和康达书记那种老练和魄力是不能相比的。

    “小同志,我重复一遍,你谈谈未来乡镇的工作重点是啥,你可以随便发挥,大胆谈谈。”康达书记微微笑了一下重复问。

    谢小东一机灵,想着刚才康达书记刚才不是说王家镇一天不脱贫,他一天不离开吗?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的话,那未来乡镇的重点工作就是脱贫了。

    “我觉得未来咱镇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搞脱贫,重点是贫困人口……”谢小东还没说完,康达书记就打断了谢小东的话说:“还是年轻的干部有远见啊,同志们,过去乡镇的重点工作是发展,是管理,从今往后,我可以明确的说,我们王家镇的工作重点是从管理转向服务,从发展转向让贫困人口发展的思路,刚才我听县委陈副部长说,这位年轻干部还是一位大学生村官,同志们,上面为啥要搞大学生村官政策,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咱们干部天天往城里跑,天天往家里跑,逃避现实,逃避农村,那上班还有啥意思?明年就是建国60周年,60年来我们的初心是什么,希望每位干部好好思考……”

    康达书记的讲话虽然像把刀子,但是那种阵势却像一个将军,站在翘首以待的一千个人面前一样的演讲,他的每一句话都说在了干部的心理。

    全镇大会之后,谢小东来到办公室,刘波对谢小东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