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不凡提了一箱牛奶一串香蕉来看韩二林,韩家婆媳慌得脸红筋胀。本来农村谁家有个三病两痛,相互探望是一种礼节,送的什么东西主人也会私下里做个记录,以后对方家里有什么事,基本也是照着这个规格送回去。三叔公人缘好,孙媳妇患白血病后,全村人或多或少都有表示。那段时间也是韩二林发病的时间,韩家婆媳心神疲惫,就忘了这茬。昨晚韩大娘请三叔公的时候,就在心里告诫过自己,今天一定要抽时间买点东西去看于娇娇。现在自己还没有行动,徐不凡先来了,关键韩二林这件事情,三叔公已经代表他们家送过礼了。
徐不凡同时奉上了两百元钱。“大侄子,东西我们收下,如果是平时,钱我也收下。但现在娇娇这个情况,你不是打我们脸吗?心意我们收到了,钱决不能收。”韩大娘态度坚决,张小英也在一旁附和,这样的情况徐不凡遇到很多,他是一个习惯换位思考的人。见韩家婆媳是真心不收,也就不坚持了。
“大娘,嫂子,我今天来看二林哥是带了个想法来的。我在报社工作时间不长,但也认识一些同行,我想让他们报道一下二林,不知道你们的意见如何?”
当初韩二林在二医院的时候,冯院长就说过,如果有媒体助力,有大医院用科学研究的名目出面,可能是二林最好的机会。“当然好,当然好”一个人在黑暗里呆得太久,有可能就认同了黑暗。当有人提出光明的时候,压在心底的期待反而比常人强烈百倍,这就是星火的作用,它能够塑造希望,并让人相信——活着并没有想象般艰难。
在张小英语无伦次的答应声中,徐不凡沉吟片刻,然后说道:“嫂子,有些后果我得提前告诉你,让你有个心理准备。媒体是把双刃剑,报道后,有些东西我们就不能够控制了。比如,可能有人因为好奇,会来你们家看稀奇,你的平静生活就没有了。可能有的平台为了搏眼球,会人肉你家的所有信息,然后胡编捏造,发布你家各种有的没的的信息。”
这么多后果倒是婆媳两没有想到的。“大兄弟,你觉得有大医院看了报道后肯医治二林的吗?”张小英问起了自己关心的问题。
“医治是个人的事情,应该走正常渠道。至于报道后,有医院感兴趣没有,那谁也说不清楚,不过,我们报社和省医院有沟通渠道,到时候我们会提醒对方。”徐不凡耐心的解释。
韩大娘婆媳之所以感兴趣,是寄托在当初冯院长的推理之下。现在徐不凡什么都没有保证,反倒是有不少后遗症。婆媳两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答。
“现在你们家没有什么经济收入,无论是长久的生活还是以后给二林哥治病,都离不开钱,媒体报道还有一个好处,在你家确实举步维艰的时候,可能会有社会慈善力量的介入,这最少也是一个希望啊。”看出了婆媳两的犹豫,徐不凡做进一步的劝说。
婆媳两都没有远见,一听徐不凡分析,句句在理。自己受点委屈不重要,为二林以后在关键时候保留点希望比什么都重要。“好吧,我们接受报社的介入,兄弟你费心了。”张小英首先表了态,见张小英表态了,韩大娘也跟着点了头。
从韩家出来,徐不凡马上跟自己报社的主管在电话里说了二林的情况,要求派采访组采访韩二林。
“我说徐不凡,采访什么呢?现在瘫痪在床上的人除了吃饭,跟植物人有什么两样?对方不能够开口,一切就是道听途说,那些飞檐走壁的东西倒有些噱头,问题是,也没有谁拍摄下来,缺少第一手资料啊。那读者还看什么?我们新闻的价值又在哪里?”
主管本来很喜欢徐不凡,但现在报社人手不够,徐不凡照顾老婆上不了班。关键还不能够开除他,否则的话,舆论压力谁也顶不住。不能够为报社贡献力量,现在还来要求报社做事情,想到这个,主管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