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把柄(大雨35)(第2/2页)  诡秘事件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旁人角度上来看,曾经是恋人的他们肯定在谈的是感情方面的事。

    可如果不是呢?

    觉得这种假设遇到了一个关键性问题,张璇衡那沉思中的表情越发严肃了。

    或者说不止是?

    也许齐诗雨和吴红山曾经真的有过真挚的感情?

    资料里记载着他们曾经是对儿关系很好的情侣来着。此言应该不假。

    结合推理来看,一切刚好和吴红山的证词结合,造成半真半假的局面。这才是最难让人分辨谎言的状况。

    这件事不如这样看张璇衡保留了前面的推理,以新的角度来看段齐诗雨出狱后二人的关系:既然他们曾经有过爱情,那吴红山为了自保胁迫齐诗雨为其顶罪后,说不定心里也有过后悔和愧疚,受到良心的谴责。

    可在齐诗雨坐牢的这几年里,他又无论出于害怕走漏风声还是没脸面对她,都造成不敢去探望的结果。吴红山只能等齐诗雨出狱后才重新找到她,试图和她道歉,并弥补这一切——而齐诗雨自然是对他失望透顶、心灰意冷,已经根本无法再接受这个如此伤害过她的男人。所以自始至终都拒绝修复关系,态度冷淡。

    这么想的话,一切都会很合理张璇衡又在脑海里过滤了一遍推理过程,发现了之前推理中的某个条件变得非常关键:这起案件究竟是故意杀人还是真正的过失杀人,其实重要至极。

    在如今构建的推理中,吴红山的杀人动机,是寄托在一点上的:齐诗雨知道什么决不能被说出的秘密。他为了守住这个秘密,才不得不杀齐诗雨灭口。

    过失杀人不足以让他冒这个险。吴红山一定要是故意杀死刘小元且胁迫齐诗雨抵罪,才能最大限度构成杀死齐诗雨的充分动机。

    而且齐诗雨肯定知道什么证据,能证明吴红山对刘小元是有杀人动机的。这是警方未掌握的证据,所以当年才会判断刘小元和吴红山没有过接触的。

    一旦齐诗雨向警方告密,那么公安方面是一定会重新调查此案的。靠着齐诗雨的证据,也许吴红山会被再次抓起来判刑——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极重,他很可能会因此判死刑。

    齐诗雨出狱后越是不愿意和他再续旧缘,吴红山就越是慌张,觉得她可能会说出真相。直到一次异常激烈的争吵后,他或许彻底陷入了慌乱之中,终日担心齐诗雨会将其告发。

    这种持续发酵的恐慌,就像一颗炸弹。终于,在昨天被引爆了。

    引爆它的人,就是那个追踪者。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