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七章 动力定位(第2/3页)  超级能源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厂的原班人马。

    只见天上地下,全是物料在运动。自动卷板机等大型装备,使劲的蹂躏数十吨的铁板,经过模锻机虐待的物料往往长达十数米,一根根的运进来,进行加工之后,又继续向前面的车间运过去。

    每天工作12个小时的工人,全像是上紧了弦的钟表,精确有力且按部就班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熟悉工业的詹森和西蒙知道,精确的按照既定的顺序进行工作是非常疲劳的,想要维持激情,几乎很难做到。

    只有一种情况,能产生现在的效果。

    大工业的激情!

    30年代滚动着战争的复兴德国,40年代燃烧着仇恨火焰的危险苏联,50年代渴望着制霸全球的胜利美国,60年代期盼着重回正轨的复苏英国……

    只有充满了希望的人,才能在冰冷的机械上,迸发出灼烫的热情。

    西蒙不由的回忆起他所接触过的汉堡工人。骄傲的德国工人,同样以钟表般的准时闻名。他们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按时休息,按时喝咖啡,按时领取加班费,按时参加工会活动,按时罢工,按时领取罢工补偿金……

    两人快步追上了苏城,就听他喊:“你们觉得怎么样?“

    西蒙实话实说,用英语道:“比起这些中国工人,汉堡工人更像机械,好像机器的补充。我承认中国工人的效率不弱于汉堡工人。但是,这样的工作方式,是不能持久的。”

    “这就是国家企业厉害的地方。”苏城指了一下办公楼的方向,笑道:“只要一个正确的理由,我们的管理层就能做到持续的激发热情。,在历史上,这种充满热情的工作方式,中国人持续了二十年,只是因为间断而停止了。”

    苏城竖起一根指头,道:“正确的方法。明确持续的经营思路。中国的国家企业,能做的比ibm和通用汽车那样的官僚企业好的多。”

    西蒙和詹森都泛起了笑容。

    詹森笑着道:“像是ibm那样的官僚企业,在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

    西蒙笑了两声。眼望着前面的钳工,脸都斜了。

    苏城回头看了一眼,暗自一笑。德国佬看的。正是济南动力机厂唯二的8级钳工。像是这种国宝级的工人,虽然听的很多,但实际上,80年代末的中国也不过有数的数千人,在各种部级、副部级和正厅级的工厂里一分,全都是珍稀品种。

    西蒙微微点头,问道:“这样的工人,你们有几个?”

    “7个。”

    “7个!”西蒙满脸的惊诧。

    “没错。”苏城表现的非常随意。其实,即使胜利油田力挺。苏城总共也就借来了5个八级工,其中有两个还是和中石油一样庞大的中船重工,本着学习的态度。以及美元付款的份上。才送过来的。

    由于机加工水平的原因,7个白金珍稀的八级工。加上上百名白银稀少的五级六级工,差不多是能做出大型浅海石油平台的最低要求了。

    西蒙哪里知道里面的秘辛,吃惊又嫉妒的道:“你们竟然把7个这样的工人,用来加工座底式海上钻井平台?”

    “那应该做什么?”

    “至少是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吧。你知道这样一个工人,年薪能拿到多少吗?20万马克,20万!”

    1989年的德国马克已经升值了,苏城不记得具体的汇率,但是,到了2000年以后,能达到六七级标准的工人,拿到年薪20万人民币的委实不少,8级钳工拿到50万也不稀罕。不过,那个时候的中国企业,已经失去了如此有效的工人激励体制,统一用“农民工”或“工人”谓之……

    苏城摊开手,道:“现在的中国,这些工人的地位,要比你们的总经理、董事长都要高,光给钱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