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十 第九章 天灾地难(五)(第1/7页)  步剑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原来六辕的玉辇陷入泥淖中一样困顿难行。
    驾车的白马本是从贡马中千挑万选通体雪白全无一根杂毛此时在风雨之中也溅满了泥污陷足难行膀大腰圆的宫人却不敢鞭策比他们性命还金贵的马匹只能撸起早被泥浆浸透的下摆合力推搡着玉辇希望能赶快推出泥泞。
    司天台少监崔光景撑着伞小心翼翼避开玉辇以免玉辇之上那天子华盖会不堪风雨摧折突然倾倒砸在自己头上。
    当然他肯定将这大逆不道的想法藏在了心底毕竟眼下是朝会之期。
    为官三十载熬成了正四品少监虽然是司天台这种清冷衙门但朝参对崔光景也是习以为常的事只是今次朝会的地点不同以往不是长安紫宸殿不是洛阳乾元殿而是在骊山温泉宫。
    说起因由来又涉及前朝旧事武后当政时立洛阳为神都眼下社稷虽重归李姓理应还于旧都长安但洛阳已承江山之重不可轻忽所以当朝圣上长安、洛阳两都并重执政二十载以来领着文武百官在两都之间频繁迁移今次已是第十次。
    只苦了崔光景这等手头拮据无甚油水的官吏不得已在长安洛阳都置办了套房产还要饱受两地奔波之苦而今次行至中途先是地震又突然天降暴雨将天子和百官浩浩荡荡的车架阻在了中途进退不得最后只得转道天子行宫骊山温泉宫暂避狂风暴雨。
    而当朝圣上为彰显勤政不怠迁移途中仍不罢朝会今日也不例外。
    而崔光景知晓今日朝堂上的风雨或许会比外头的更加猛烈。
    一路低头提摆撑伞快步到了温泉宫长生殿便见三省六部九卿各堂官已集结于此只是不管文禽武兽此时都一身淋漓变作了狼狈不堪的落汤鸡。
    崔光景也站在自己位置偷偷抹去须发上的水滴忽然感应到一阵目光抬眼看去便见一名老臣期许的看向他见他注意后又将目光偏转示意浑浊的老眼便像锁定猎物一般移向了另一个人被锁定的那人居于正中玉带紫服煊赫华贵正是当朝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相爷李林甫。
    崔光景心头一紧目光坚定的朝那老臣点了点头做回应那老臣才心满意足将目光收回继续和身边官员谈笑风生。
    殿堂上立在中央的李林甫像是统领群臣又像是被困在群臣包围中……
    群臣到齐后又过片刻听闻一声尖锐嗓音肃场内侍高力士领一老者上前那老者头系白带神色憔悴面容哀戚却仍有久居高位的威压之感正是大唐皇帝李隆基。
    倍受李隆基专宠的武惠妃不久前病逝李隆基为此悲痛不已即便如今已过七七之日他头上依旧系着白带以示哀思。
    而大唐皇帝刚落座暴风骤雨便如期而至而承受风雨的正是身居相位的李林甫。
    各地灾情报告如雨点般呈来随之一同的还有弹劾李林甫的奏疏。
    这几日各地天灾地难频发便是攻讦李林甫的理由。汉书有言“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自汉以来便有“燮理阴阳宰相之任也”的说法两汉因灾策免宰相之事史不绝书。
    延续至本朝每逢自然灾害处于辅佐之位的宰臣往往提出避位退让的要求以示谢过负责从开国的长孙无忌到上任相爷张九龄前例不胜枚举。
    而今李林甫新登相位不久便任人唯亲塞绝忠谏之路已令群臣大为不满此时以此为契机纷纷指责是李林甫失德导致灾难频发逼李林甫请辞。
    李林甫一脉门生又怎会示弱?掏出早准备好的奏疏反弹劾对方几个首领一时唇枪舌剑战作一团倒是李林甫安然不动稳坐堂下老神在在状好似一切与他无关。
    争吵了许久皇帝李隆基以手撑额终于听得头疼不耐开口打断争论指名李林甫道:“李相他们说是你相位失德你有什么说法。”
    李林甫这才不慌不忙起身道:“禀圣上礼部有祥瑞要报!”
    李林甫身兼礼部尚书传报各地祥瑞本就是礼部的职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