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6章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第1/4页)  刺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36章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按照张准的估计,鞑子的第三次入寇,肯定会被明国北部造成极大的破坏。在去年的第二次入寇以后,明国北部地区的生产力,就还没有恢复。加上天气一直干旱,粮食歉收已经成为定局。即使是侥幸活下来的人,也要考虑是否能够度过这个难熬的冬天。朝廷的救灾能力,就如同它的战斗力一样,根本不用指望。

    自身的粮食供应不足,官府的救灾又不力,加上鞑子可能到来。明国的北部,极有可能爆发难民潮。难民潮的方向,只能是向南,一直向南到越过黄河为止。河南刚刚经受过战火的蹂躏,别指望当地能接受多少的难民。只有山东暂时还算是比较稳定的,尤其是山东的西部三府。

    一旦大量的难民涌入山东,必然会给山东带来巨大的粮食压力。以朱大典的个性,肯定是将这些难民赶向张准的领地。张准现在的确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充实登州府和莱州府。因此,他是不会拒绝这些难民到来的。高弘图初步估算了一下,可能会有五十万左右的难民到来登莱两府,虎贲军需要大量的粮食才能接济他们。

    十月的粮食大丰收,正是为此做准备。除了每亩地四十斤稻谷的税收之外,张准还下令,尽可能的收购更多的粮食,储备起来,以备不测之需。按照虎贲军的相关法律,粮食是不能自由买卖的,只能是卖给国家。换言之,就是卖给虎贲军。谁要是违反这样的法律,谁就会受到严惩。

    虎贲军开出的粮食收购价格,不可能比市场价还高,却也不会低多少。乐观的估计,应该能够收购到一百万石的粮食。按照每石粮食一两二分银子计算,就要一百二十万两银子。虎贲军当然不可能掏出这么多的银子来。但是,一切都是可以变通的不是?虎贲军有的是可以兑换粮食的资源。

    张准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贡献值系统。贡献并不是只有军队才有的,普通的老百姓同样有。只要你做了对虎贲军有利的事情,就会获得贡献值。暂时,按照一两银子一个贡献值来计算。将粮食卖给虎贲军的农民,每个人都可以根据粮食的价格,获得相应的贡献值。这个贡献值可以用来兑换特殊的爵位(和军功爵位不同样),可以用来兑换矿山,甚至是可以用来兑换林地、湖泊、海域等。

    比如说,陈国喜一家,就卖给虎贲军二十石的粮食,可以获得总共是二十四点的贡献值。按照贡献值的初步设定,他可以用来兑换一片林地,用来发展林业。又或者是兑换一个池塘,用来养鱼。林地和池塘,都是通过公开拍卖竞价的方式进行的。谁出的贡献值最高,谁就能获得林地和池塘的所有权。

    又比如说,某个很大的湖泊,某个不错的矿山,一两个人是无法买下来的,但是,可以几个人联合起来,将贡献值凑够,然后合力将湖泊和矿山买下来。外来的人,同样可以购买这些产业。不过,他们必须将银子交给虎贲军的相关部门,兑换成贡献值才可以。直接拿银子购买是不行的。

    为什么不让民众直接用银子来购买这些林地、池塘、湖泊和矿山?这里面就有讲究了。要是直接用银子购买的话,张准不好在其中控制。银两的数量毕竟是恒定的,张准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硬生生的增加银两的数目。就好像黄金一样,银两也是硬通货,在短期内是不可能骤然增加的。

    但是,贡献值却只是一个数值。在某些必要的时候,张准是可以做手脚的。这个贡献值,就像是后世的纸币,只是信用货币的一种而已。发多少,收回多少,都是由统治者控制的。当然,这些涉及到核心机密,一般的民众,是绝对不会知道的。而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张准也不会拿贡献值乱来。

    有了贡献值的好处是,在虎贲军内部控制区域,可以使用贡献值逐渐的代替黄金、银两、铜币等传统的货币。一般的内部交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