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九章 今儿个真高兴(第2/4页)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虽然会很有参考价值,但是并不是像李思明所说的那样受美国法律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是不会保护这些东西,不过那个注定会著名的商标,李思明倒是认真地给注册了。

    比尔其实对自己的公司的热爱胜过一切,这就产生了一种独占性的心理,不容别人染指,这是任何一位科技创业者正常的心理。但是他们的胃口很大,扩张需要更多的钱,1984年对于微软来说是关键的一年,用户迫切需要一种更简洁更实用的操作系统来使用他们的个人电脑,而这却需要大量的资金来雇用更多的程序员来合作完成。而且微软在市场中只能说是比别人领先一步而已,远谈不上强大,在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比别人稍晚一步甚至就会失去了市场。李思明其实已经在为微软做贡献了。

    这个世界上有钱人很多,特别是美国。这些有钱人不会将手中的资金存进银行里吃利息,他们用来投资,让钱生钱,1924年ibm公司的成立,是风险投资促进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有些人有创意有项目,特别是那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人员,他们想创业但他们却缺钱。这些有钱人将自己的钱投资与这些创业者的公司,以便获得未来的收益,这个收益是有风险的,要么血本无归,要么一本万利,所以这些资金被称之为“风险投资”。那些一夜暴富的财富神话大多也与此有关。

    自从1978年,美国劳工部放宽了《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的有关条款,允许养老基金有条件地介入风险投资事业,并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使得风险投资得到极大的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创建不久的纳斯达克创业板市场为风险资本的成长与发育提供了非常厚实的平台。纳斯达克创业板不仅为中小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创造了便利条件,也为风险投资人提供了一个稳妥、安全的退出路径,降低了投资风险,缩短了投资回报周期,从而提高了私人投资者从事风险投资的积极性,实现了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风险投资对于技术创新的贡献,是常规经济政策,如技术创新促进政策等的三倍。也正是如此,风险资本为确立美国it产业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信息网络、生物工程、金融工程、医疗保健等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产业,美国经济的科技含量由此得到最大程度地填充和优化。

    盖茨不是没有见过风险投资家,在东海岸,每天都会诞生数个由风险资本参与的企业,那些年轻的创业者每天带着厚厚的商业计划,拜访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风险投资公司。但是盖茨和他的合伙人都不愿意投资人指手画脚。

    一般而言,当风险投资进入之后,公司就已经完全不是开始的那个样子了。但这一过程,并不轻松。新兴企业的创业者们都想按照自己的激情和想法行事,而风险投资家则为了保证投资成功,为企业带来了太多的策略和规章制度,虽然创业者们大多都能认识到这些制度的重要性,但还是不愿意被这些条条框框所束缚。

    在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永远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博弈的一种微妙关系。这样的结果是企业在内耗中根本无法成功,或者企业做大后创业者几乎不会全部留下。他们要么成为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或者董事,要么永远离开了公司。在与风险投资家合作中感情受到伤害的人眼中,风险投资家无异于“贪婪的资本家”,他们专门捕获小公司,从创办者手中抢夺公司所有权,接着清理公司,如果生意变坏就一脚把公司踢开,如果生意变好,就在他人建造的公司价值上养肥他们自己。

    李思明不同,他懂科技,至少他看好微软公司,对软件业的未来的看法一致,而且李思明早就声明,只是想在董事会有一个位子,并不参与日常的管理。这很显然跟盖茨希望的一样。这个世上,大概只有李思明会如此花钱,而不在乎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但是李思明却希望这样“到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