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五章 话题(二)(第2/4页)  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策略之类的事情!”

    大学生休学或者退学创业,是1995年上半年的一个热闹话题,并且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就连互联网事业刚刚起步的中国也在谈论这一新鲜名词,伴随着计算机日益进入中国的学校、企业,中国新一代年轻精英们也开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进来,而且看上去一个网站的建设并非需要太多的投入——一台服务器,几台电脑而已。互联网就像一位打扮地花枝招展的大众情人,无数人吹捧、追逐,它本身也是飞速发展中快速膨胀,大多数像气球一样被人吹起,要么爆炸要么随风飘走。

    人们在惊叹yahoo的成功上市的巨大胜利之时,大多数人惊奇地发现,原来这家公司上市说明书上明确记载着它除了两位创始人之外的最大股东——美国加州微科创投有限公司。人们很快找到这家公司的真正主人,香港微科创投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的股东却是鼎鼎大名的李思明和另外30位香港富豪。

    “为什么又是他?”美国人大声地质问自己,仿佛自己精心烹饪的美餐被一位不速之客给夺走一般。

    “难道yahoo公司是另外一个微软?”投资家们一边扼腕长叹自己没能抓住机会,一边发出这样的疑问。

    “这个世道真的变了,李思明又一次证明了自己在科技投资上的超人眼光,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看到他失败一次?”更多的人却是在想这个问题。

    而微科创投的其他股东们,香港的30名富豪再一次被李思明给征服了。那些当初给微科创投投入原始股本较少的富豪们肠子都悔青了。

    “李先生,您还要不要扩大股本?您出个价,我绝不退缩!”富豪们追着李思明要求道。

    李思明成了1995年上半年的“话题人物”,幸亏不是“问题人物”。他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商业投资上的眼光,只不过他本人并不这么看。

    “我只是尊重历史而已,不赚才怪呢!”李思明一边在心里偷笑,一边对着媒体大谈微科创制的总经理陈仕豪是如何如何专业,另一边又在搜索枯肠地寻找着下一个可以下手的有利可图的目标。

    《时代》周刊又一次将李思明列为一期的封面人物,这是他第12次还是第13次上了这个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影响力的期刊的封面?恐怕《时代》周刊的总编辑也不太清楚了。反正李思明这个很有传奇性的人物的身上总是有很多东西可以写,并且有关于他的新闻总是令人很感兴趣。只要读者感兴趣,只要有新闻可挖,谁管他上封面一百次还是一千次呢?李思明的个人历史包括在美国好莱坞的历史,又一次被翻出来炒成一盘美味大餐,就连当年李思明在好莱坞时盛传一时后来被证明是假新闻的绯闻也被拿出了调侃一番。

    人们开始关注李思明对外的每次公开露面时的谈话,希望从中找出下一个可能会很赚钱的买卖的端倪,李思明也一度就像美联储的主席格林斯潘大爷一样,是“金口玉言”。

    “他即使是个送汉堡包外卖的,我想他也一定会不费吹毫之力就让人很开心地花高价订购,那汉堡包也一定是与众不同,一定像一架波音747飞机一般巨大无比!”股神巴菲特用这种调侃的语气评价人们对李思明的景仰之情。

    就在人们热烈地谈论“话题人物”李思明的时候,他却正率领微星中央研究院的12名年轻的院士在北京亮相,这就是5月26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这是他们的首次公开集体亮相,成了这中国最重要的科学大会的整场的焦点:

    从来就没有一家公司拥有这么多的院士级人物,更何况是一家私营公司,而且都是归国的留学生,不是挖墙脚而来的。

    从来就没有看到过如些多的院士是这么的年轻,平均年龄只有39岁,但是他们在集成电路、电子工程、微电子光刻技术、先进制造、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