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6章 皇帝有请、见爹娘、进宫(第1/4页)  回到明朝做千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6章  皇帝有请、见爹娘、进宫

    万历二十四年(1596)五月十五日,黄来福一行人,透过路旁树林的一角,掠过那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己经隐隐可以看到地平线上北京城那雄伟的轮廓身影。

    一个时辰后,黄来福等人,己是站在了京城的阜成门外。北京城内有宫城,有皇城,最外面是京城,周长四十五里,共建有九个城门。黄来福等人从山西来,便从西南方位的阜成门进入北京城。

    万历年时,北京城有户一十万一千一百三十四,口七十万六千八百六十一,加上外来的流动人口,人口数百万,堪称繁盛无比。虽说黄来福己经有两次进京的经验,不过每次前来,都会被她的风情所迷倒。市肆繁荣就不说了,最吸引黄来福的,还是此时北京城那种自由放纵,奢侈享受的感觉。

    走在街上,举目都是锦衣华服的男女,各人服饰花样翻新,无奇不有,僭拟越制,层出不穷。织金妆花,本是王府,官爵人家专用之物,现在就是普通的商贾市民,都是遍戴珠冠及金银鬏髻。黄色、大红色、金绣锦罗等服饰,本来严禁士庶使用,现在就是街上走的大户婢女,都是一身的大红,反而一些儒生,如果穿着一件普通的常服布袍,走在街上,便会被人笑话寒酸。

    至于一些原本卑贱的教坊司乐工,以前只能戴一些绿头巾,现在却是服装上绘以禽鸟,如朝臣般招摇过市。更过份的是龙纹服饰,本是皇族的象征,明初严禁僭用,但现在走在街上,十个有三个市民,衣裳上满是团龙、立龙等服装花纹。

    还有那些天之骄子的文人士子,更是花样百出,走在街上洋洋自得,单单他们头上戴的冠巾,就有汉巾、晋巾、唐巾、诸葛巾、纯阳巾、东坡巾、阳明巾、九华巾、逍遥巾等数十种款式,甚至还有用马尾织成巾的,马尾巾又有瓦楞、单纱、双丝等区别,花样繁多,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商货林立,行人相挤,红男绿女,打情骂俏,街旁是无数的书局,卖的都是善本的艳情小说,新鲜出炉的《金瓶梅》与《如意君传》、《绣榻野史》等堂而皇之地摆在一起卖,牌子上打的都是足本的广告。旁边同样摆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传奇小说。每个书局中,都是购者如云,也不见有人管一管。

    黄来福在一个书局门口,还看到几个太监打扮的人,津津有味地翻着似乎是《金瓶梅》的那本书,黄来福也好奇地买了一本,发现万历年中的版本与后世不同,第一回是:景阳冈武松打虎,潘金莲嫌夫卖风月。而后世的版本似乎是崇祯年间的版本,第一回是:西门庆热结十兄弟,武二郎冷遇亲哥嫂。

    让黄来福感到高兴的是,许多书局的里面,还卖着五寨堡出产的《五寨堡新闻报》,头版头条,就是山西镇军在塞外大胜的消息,读者还不少,许多人都在兴奋地讨论着。出来时,忽见街旁围着一群人,不时起哄着什么。黄来福等人挤过去一看,却是见一个男子,赤裸着全身,在集市上走来走去,摆着各种动作,不时引来哄笑的声音。黄来福有种目瞪口呆的感觉,没想到大明朝还有人裸奔,也没见个人管,真是太开放了吧?

    此次黄来福来京,带着一些家丁护卫,内有顾大刀,阿智等人。余者心腹如江大忠,杨小驴等人,坐镇五寨堡及宁武关,处理着各地大大小小的事务。有他们在,黄来福也放心。顾大刀及阿智,二人并未来过京城,不过阿智为人较稳重,而顾大刀毕竟年少,此时见有人裸奔,不由张口吃惊地道:“那人在作甚?光天化日之下,赤身裸体,走来走去,真是有伤风化,怎么不见有人管管?”

    黄来福也是笑笑,明末真是奢侈自由得过份。不过后世更过份的东西他都见过,自然是若无其事,见怪不怪。不过街头这种样子,让他颇有后世的感触罢了。而顾大刀等人来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