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5章 规划(第1/2页)  回到明朝做千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规划

    对于杨方略巡抚说的山西镇财政困难及屯田问题,黄来福当然心知肚明。

    不论是从历史中的了解,还是到这个时代自己所知的,山西镇的屯田,早己是名存实亡。

    早在明中期的宣德年中,镇内各处的屯田膏腴之地,就大部分为镇守官及各卫豪横官旗所占,俱不报输粮。间有报者,十仅得一。

    正统年后,军屯制更为益弛,屯法尽坏,屯军逃亡,屯粮越来越少。到了嘉靖以降,官豪势要之家纷纷求田问舍,广置田产,土地兼并之风更为盛行,军屯之制进一步走入了死胡同。

    明初时,辽东镇的屯粮数达七十万石,现今只得十七万石。明初时甘肃镇屯粮数为六十万石,今只得十三万石,余者各镇更少。

    军屯制在明初时是解决大明军队粮饷的一个重要手段,眼下各镇屯田。

    不过黄来福却是打算来真格的,并用铁血推行自己的施政,他不介意某些不开眼的官员武将挑动什么哗变之类的东东,他有总督两镇的名义,有万历皇帝的支持,手下有着近万强悍的嫡系军队,他不相信两镇内有什么自己镇压不下去的乱军!

    所以在总督府商议政务时,黄来福己经对于会的各地官员武将们说得清楚,今年年底时,不论是山西镇还是大同镇,每堡每营的士兵及军官们,都将获得几十年来第一次的足额粮饷,相关的冬衣军械等,同样也会补齐。

    不过相应的,总督府也会随员都司卫所,巡抚巡按,粮郎中等有司官员,一起派同下发粮饷,唱名给散。这次可不是按名册上发给,而是按实际人数发给。

    那些吃空饷的,最好回去赶快将人数补上,而且老弱还有一定的比例,否则,回来造册复命后,以后发粮饷就按此次核定的人数了,以后他们想吃空饷,门都没有。

    不但如此,黄来福还决定对两镇全部军马进行挑选,划分等级,分为甲等军,乙等军,丙等军三等。甲等军装备待遇最好,以后他们不需屯种,专事训练,用于两镇的防秋防冬,或是对外征战等。

    乙等军需要有一定的劳作,不过也有好几月时间的训练。至于丙等军,己经算是专业的屯田兵了,只需每年有少量的训练时间就可。二者待遇都不能与甲等军士相比。

    眼下山西镇兵册上有军马五万余人,大同镇兵册上有军马十三万人,当然实际兵员差得太多。黄来福准备两镇阖镇上下,不拘马步,挑出四万人强壮的军士成为甲等军,给最好的待遇及装备,每月勤奋训练,随时准备征战。

    当然了,这样一来,成为甲等军的军士及将领,就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不过事情不是决对的,黄来福决定实行淘汰制,每年军士们都要进行考核,乙等军,丙等军中的优秀军士可以入选甲等军。而甲等军中的被淘汰者,也会落选到乙丙军中去。

    黄来福对军队的各项纠察事宜发布后,自然是让各个官员将领们有喜有忧,黄总督承诺以后军队粮饷都会足额,自然是让于会人等精神一振,不过随后的各项事宜,又让他们心中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危机感,以往那种优哉的日子算是过去了。

    不管怎么说,黄来福决定的事情,己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大家只能顺着黄来福的意思去做。

    在政务会议结束后,黄来福还请各地来的文官武将们参加由来福营及五寨营举行的兵马操演。操演上,两营将士的军阵军威看得各人是震惊不己。

    五寨堡军队士兵们的装备,他们战力的强悍,燧发火铳的威力,看得各人是心神向往,羡慕不己。千里镜及刺刀的使用,也让各人好一阵议论。

    特别是久经沙场的麻锦等人,感受更是强烈。他们意示到,自己手下的军队与黄来福手下的军队比起来,不论是哪一方面,都是天差地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