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 进军武昌(四)(第2/3页)  龙啸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到三十岁,但他手底下只有一万多人马。”

    张献忠听了孙可望的话之后,也不禁大为安心。

    这时李定国道:“不过虽是如此,但我们也不可轻敌,我听说商毅此人十分厉害,其部号称商家军,仍是效当年戚继光,他以前不仅打败过清军,而且这次明军能够打败李自成,也多是此人出力,因此他的人马虽少,但我们也不能小视于他。”

    刘文秀道:“就算这个商毅再能战又怎么样,咱们有十几万人马,还怕他吗?就算他是戚继光复生又能如何?老四,你要是胆小,那就别去了,请大王给我一支将领,让我立刻带兵出击,复夺三县,打他一个落花流水。”

    李定国也有些不悦道:“二哥,你这是什么话,那一次打仗我落在你后面了,我只不过是说我们不可轻敌,常言道‘骄兵必败’。而且商毅的人马虽少,但九江尚有左良玉、黄州还有黄得功和刘良佐,三部合兵以不在我们之下,虽然他们现在都按兵不动,但我们如果倾巢出动,迎战商毅,而他们趁虚来取武昌,那又怎么办呢?因此我以为我们不如稳守武昌府,等商毅带军攻来,明军必然渡江, 或半渡而击, 或背城一战,必可取胜。而又可不远离武昌府,进可攻,退可守,进退自如。”

    刘文秀道:“你说得到是容易,只是明军会如你所想吗?万一到时候黄得功、刘良佐、左良玉都率军来取武昌府,合兵困城,那么我们岂不是要坐守孤城,束手待毙吗?”

    李定国反驳道:“黄得功、刘良佐、左良玉等人如果要出兵,那么早就到了,也不必等到现在,他们都是贪图小利之人,在我们的大军未离开武昌府之前,是绝不会率军来攻的。”

    二人你一句我一句,说得越来越激烈,孙可望忙道:“好了,好了,老二、老四,你们都少说两句吧,是战是守,一切都听大王的安排。”

    他把张献忠搬了出来,刘文秀和李定国当然也不敢再争执下去了,于是都看向张献忠,听他决定。

    尽管张献忠知道李自成被明军打得大败,但他手下毕竟没有专业的探子,而且对这场战事的过程也不太关心,团此并不知道李自成是怎样败的,只能想当然的认为,一定是明军聚集了更多的人马。而现在来进攻自己的只有一万多人马,也完全不放在心上,如果这就被明军吓走了,也未免太胆怯了吧。

    而且说心里话,张献忠现在也舍不得离开武昌府,因为张献忠虽然把大明朝搅了一个天翻地覆,但这十多牟以来,他一直都是过得东奔西走的日子,几乎是朝不保夕。现在张献忠好不容易占了一个落足点,而且还能称孤道寡,过过干瘾,他的西王府其实就是用过去的楚王府改建的,不过王府修建得到是富丽堂皇,豪奢气派,还有太监宫娥侍候看,在里面住着,不知道有多舒服,张献忠都有些乐不思蜀了。而一但离开了,可能这辈孑也过不上这么舒心的日又了,因此张献忠也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和这支明军打一仗再说。

    于是张献忠道:“这一仗我们一定是要打的,但定国的话说得也有道理,我们可一定不能轻敌。而黄得功、刘良佐、左良玉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会轻易就来进攻我们。不过如果就这么坐守武昌府的话,我们也未免太过被动了。而商毅攻取了三县之后,下一步一定是进攻汉阳府,因此我认为我们不如就在汉阳府迎战商毅的人马。汉阳武昌只有一江之隔,一但武昌有失,我们也来得极回兵,你们看如何呢?”

    四人听了,也都没有异议。其实李定国也不是不同意与商毅开战,而是主张不远离武昌,张献忠的这个办法也算是一个折中之举,在汉阳府与明军交战, 也能使用半渡而击的战术, 因此李定国边觉得这样做也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

    张献忠见他们四人都同意自己的主张,也十分满意,道:“好,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